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一、“新的抒情” | 第11-24页 |
(一) “新的抒情”出现的背景 | 第11-14页 |
(二) “新的抒情”的关键词 | 第14-17页 |
(三) 理论滋养 | 第17-19页 |
(四) “新的抒情”是“现实、象征、玄学”新传统的前奏 | 第19-24页 |
二、灵魂的探险 | 第24-42页 |
(一) “被围者”的孤独感——多重围困 | 第24-29页 |
(二) 痛苦者的自救——宗教意识 | 第29-33页 |
(三) 搏求者的突围——反抗绝望 | 第33-42页 |
三、诗艺的探险 | 第42-50页 |
(一) 独特的语码系统 | 第42-45页 |
(二) 思想知觉化 | 第45-47页 |
(三) 戏剧化 | 第47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注释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后记 | 第55-5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