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一、觉新形象研究的历史回顾 | 第7-11页 |
| (一) 解放前,随感式批评阶段 | 第7-8页 |
| (二) 五六十年代,从理论意义的批评到政治批判性批评并存阶段 | 第8-9页 |
| (三) 新时期,推陈出新,全面深入发展阶段 | 第9-11页 |
| 二、觉新思想性格的多元性 | 第11-36页 |
| (一) 性格特征:分裂的双重性格 | 第12-22页 |
| (二) 社会角色: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产物 | 第22-25页 |
| (三) 文化角色:新旧文化冲突的复合物 | 第25-29页 |
| (四) 家庭角色:家庭里的“中间人物” | 第29-31页 |
| (五) 心理冲突:顺从麻木而心灵痛苦的知识分子 | 第31-36页 |
| 三、觉新与同类形象的比较 | 第36-43页 |
| (一) 觉新同巴金《寒夜》中汪文宣的比较 | 第36-38页 |
| (二) 觉新同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中祁瑞宣的比较 | 第38-40页 |
| (三) 觉新同路翎《财主的儿女们》中蒋慰祖的比较 | 第40-43页 |
| 结语 | 第43-44页 |
| 注释 | 第44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| 致谢 | 第48-49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