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智能人脸识别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1页
   ·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第7-8页
   ·人脸检测与识别方法综述第8-9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工作第9-10页
   ·本文组织结构第10-11页
第二章 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介绍第11-15页
   ·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比较第11-13页
   ·本文研究方向与意义第13-15页
第三章 基于肤色信息的人脸检测第15-33页
   ·颜色基础与色彩空间第15-21页
     ·颜色基础第15-16页
     ·色彩空间第16-20页
     ·色彩空间转换第20-21页
   ·肤色模型映射第21-24页
     ·肤色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二维高斯模型第22-24页
   ·肤色区域分割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分割阈值选取算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最佳全局自适应阈值选取第25-27页
   ·人脸验证第27-32页
     ·预处理第27-29页
     ·人眼区域定位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几何模板匹配第30-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四章 基于二维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人脸识别第33-55页
   ·隐马尔可夫模型基础知识第33-41页
     ·隐马尔可夫模型原理第33-35页
     ·隐马尔可夫模型基本算法第35-41页
   ·隐马尔可夫模型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第41-49页
     ·二维隐马尔可夫模型原理第41-44页
     ·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特征提取第44-47页
     ·人脸 P2D-HMM 模型的训练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基于 P2D-HMM 的人脸识别第49页
   ·待检照片预处理第49-54页
     ·几何归一化第49-53页
     ·图像校正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图像复原第5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五章 系统实现与实验分析第55-69页
   ·人脸识别系统的组成第55-60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组成与框架第55-56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设计目标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实现第57-59页
     ·系统使用方法与功能第59-60页
   ·实验结果分析第60-67页
     ·人脸检测实验第60-62页
     ·人脸识别实验第62-64页
     ·鲁棒性及性能测试第64-6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7-69页
第六章 工作总结和展望第69-71页
   ·工作总结第69-70页
   ·展望第70-71页
致谢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7页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喉鳞癌中E-cadherin和Dysadherin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
下一篇:论郝经的慕陶情结--兼论元代和陶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