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种结构钢的动态断裂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概述 | 第9-16页 |
·引言 | 第9页 |
·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状 | 第9-15页 |
·国外动态断裂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| 第10-11页 |
·绝热剪切带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动态断裂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| 第12-13页 |
·动态断裂模型及计算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5-16页 |
2 实验材料 | 第16-19页 |
3 实验过程及仪器设备 | 第19-23页 |
·爆炸冲击试验 | 第19-21页 |
·加载用炸药 | 第19-20页 |
·平面波发生器 | 第20页 |
·实验过程 | 第20-21页 |
·金相观察 | 第21页 |
·制样 | 第21页 |
·金相观察 | 第21页 |
·扫描电镜观察(SEM) | 第21页 |
·硬度测量 | 第21-22页 |
·分维测量 | 第22页 |
·所用仪器设备 | 第22-23页 |
4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23-72页 |
·绝热带的观测 | 第23-38页 |
·对剪切带的观测 | 第23-29页 |
·光学显微镜观察 | 第23-26页 |
·SEM 观察 | 第26-29页 |
·剪切带中显微硬度的测量 | 第29-30页 |
·分析与讨论 | 第30-38页 |
·硬度分析 | 第30-34页 |
·剪切带的形成 | 第34-36页 |
·剪切带的压力敏感性 | 第36-37页 |
·剪切带与断裂 | 第37-38页 |
·两种材料的断裂机制 | 第38-54页 |
·层裂现象 | 第38-41页 |
·CrMnMo 钢的断裂 | 第41-47页 |
·微观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微裂纹的成核 | 第43-44页 |
·微裂纹的连接 | 第44-46页 |
·组织对裂纹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CrNiMoV 钢的断裂 | 第47-51页 |
·微观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裂纹的起源与扩展 | 第48-51页 |
·断裂能量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两种材料破坏差别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层裂的分形特征 | 第54-72页 |
·引言 | 第54-55页 |
·分形的概念 | 第55-58页 |
·欧几里德维数 | 第56-57页 |
·豪斯道夫维数 | 第57-58页 |
·层裂剖面的分数维测量 | 第58-62页 |
·分维的测量方法 | 第58-60页 |
·数据采集与计算过程 | 第60-62页 |
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62-72页 |
·微结构与分形 | 第63-66页 |
·分维与冲击速度的关系 | 第66-67页 |
·分形裂纹 | 第67-69页 |
·分维与断裂 | 第69-72页 |
5.结论 | 第72-73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