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目录 | 第6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论文标题相关释义及研究范围界定 | 第10-11页 |
| ·论文标题相关释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范围界定 | 第11页 |
| ·研究意义与目的、内容与方法 | 第11-13页 |
| ·研究意义与目的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| 第13-20页 |
| ·旧工业建筑更新研究 | 第13-16页 |
| ·创意产业研究 | 第16-20页 |
| 第二章 面向CIP的旧工业建筑更新理论分析 | 第20-35页 |
| ·更新的历史发展进程 | 第20-23页 |
| ·旧工业建筑与创意产业结合的历史沿革 | 第20-22页 |
| ·我国的发展进程 | 第22-23页 |
| ·更新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| 第23-25页 |
| ·为历史建筑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| 第23页 |
| ·促进城市复兴 | 第23-24页 |
| ·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兴起 | 第24-25页 |
| ·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| 第25页 |
| ·更新所采取的开发模式及手段 | 第25-28页 |
| ·开发模式 | 第25-27页 |
| ·政府相关政策和法规 | 第27页 |
| ·开发的相关程序 | 第27-28页 |
| ·更新中的建筑空间改造 | 第28-35页 |
| ·建筑空间特点 | 第28-30页 |
| ·采用的设计手法 | 第30-32页 |
| ·空间属性的置换 | 第32-35页 |
| 第三章 面向CIP的旧工业建筑更新实践分析 | 第35-57页 |
| ·北京大山子艺术区 | 第35-38页 |
| ·产生背景 | 第35-36页 |
| ·发展现状 | 第36-38页 |
| ·杭州LOFT49 | 第38-41页 |
| ·产生背景 | 第38页 |
| ·发展现状 | 第38-41页 |
| ·深圳OCT-LOFT创意文化园 | 第41-44页 |
| ·产生背景 | 第41页 |
| ·发展现状 | 第41-44页 |
| ·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 | 第44-55页 |
| ·产生背景 | 第44-46页 |
| ·园区原始状况 | 第46页 |
| ·整体规划方案 | 第46-50页 |
| ·代表性改造实例 | 第50-53页 |
| ·园区发展现状 | 第53-55页 |
| ·更新实践的综合比较分析 | 第55-57页 |
| 第四章 面向CIP的旧工业建筑更新实例研究——建大东校区创意产业园开发可行性分析 | 第57-73页 |
| ·项目背景 | 第57-60页 |
| ·项目由来 | 第57-58页 |
| ·西安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| 第58-60页 |
| ·项目意义 | 第60页 |
| ·用地现状评估 | 第60-68页 |
| ·地理位置分析 | 第60-61页 |
| ·用地范围界定 | 第61-63页 |
| ·用地基本情况调查 | 第63-68页 |
| ·建大东校区创意产业园开发概念性方案构想 | 第68-73页 |
| ·基本设计理念 | 第68页 |
| ·空间规划设想 | 第68页 |
| ·设计方案构想 | 第68-73页 |
|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| 附录 《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》 | 第75-8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2-84页 |
| 致谢 | 第84-8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| 第8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