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LMI的T-S模糊系统鲁棒非脆弱控制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目录 | 第5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4页 |
| ·模糊控制的产生与发展 | 第7-11页 |
| ·模糊控制理论的产生 | 第7-8页 |
| ·模糊控制理论的发展概况 | 第8-9页 |
| ·模糊控制的研究成果 | 第9-11页 |
| ·尚未解决的问题 | 第11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课题 | 第11-14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论文内容安排 | 第12-14页 |
| 第二章 模糊控制理论基础 | 第14-29页 |
| ·模糊数学基础 | 第14-18页 |
| ·模糊集合 | 第14-16页 |
| ·模糊运算 | 第16-18页 |
| ·模糊逻辑与近似推理 | 第18-20页 |
| ·模糊语言变量 | 第18-19页 |
| ·模糊推理及其模型 | 第19-20页 |
| ·模糊逻辑系统 | 第20-25页 |
| ·模糊逻辑系统结构 | 第20-22页 |
| ·常见的模糊逻辑系统 | 第22-23页 |
| ·模糊系统的逼近特性 | 第23-25页 |
| ·T-S模糊系统描述与建模 | 第25-29页 |
| ·系统模糊模型 | 第25页 |
| ·T-S动态模糊模型描述 | 第25-26页 |
| ·T-S动态模糊模型的辨识建模 | 第26-29页 |
| 第三章 基于LMI的T-S模糊系统稳定性分析 | 第29-42页 |
| ·线性矩阵不等式理论 | 第29-35页 |
| ·线性矩阵不等式的表示 | 第29-30页 |
| ·线性矩阵不等式的问题的求解方法 | 第30-33页 |
| ·线性矩阵不等式问题的几个常用引理 | 第33-35页 |
| ·Lyapunov稳定定理 | 第35-39页 |
| ·相关概念 | 第35页 |
| ·Lyapunov意义下的稳定 | 第35-38页 |
| ·Lyapunov第二方法的主要定理 | 第38-39页 |
| ·T-S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 | 第39-42页 |
| ·T-S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| 第39-40页 |
| ·T-S模糊系统控制器设计 | 第40-42页 |
| 第四章 基于LMI的T-S模糊系统鲁棒非脆弱控制 | 第42-54页 |
| ·T-S模糊系统鲁棒非脆弱控制 | 第42-45页 |
| ·系统描述 | 第42-43页 |
| ·非脆弱控制器设计 | 第43-45页 |
| ·不确定T-S模糊系统鲁棒非脆弱控制 | 第45-50页 |
| ·不确定模糊系统描述 | 第46页 |
| ·非脆弱控制器设计 | 第46-50页 |
| ·T-S模糊系统非脆弱H∞控制 | 第50-54页 |
| ·模糊系统H∞控制问题描述 | 第50-51页 |
| ·模糊系统H∞非脆弱控制器设计 | 第51-54页 |
| 第五章 倒立摆系统模糊非脆弱控制仿真 | 第54-66页 |
| ·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确定 | 第54-56页 |
| ·模糊系统非脆弱控制仿真 | 第56-66页 |
| ·单级倒立摆模糊建模 | 第57-58页 |
| ·控制器求解及非脆弱控制仿真 | 第58-66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6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| 论文发表 | 第71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