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现建筑师与大众的契合--城市地标建筑的传播特性浅析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6-11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6-7页 |
·传播学与建筑学交叉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| 第7-9页 |
·传播和传播学 | 第7-8页 |
·传播学与建筑学交叉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·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| 第9页 |
·研究和写作框架 | 第9-10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地标建筑的信息传播模式 | 第11-16页 |
·传播学中的模式论 | 第11-12页 |
·传播的要素 | 第11-12页 |
·传播的模式 | 第12页 |
·地标建筑的传播模式 | 第12-15页 |
·影响大众解读效果的因素和环节 | 第15-16页 |
第三章 解读受众 | 第16-31页 |
·地标建筑的受众群体 | 第16-18页 |
·受众中的使用者和非使用者 | 第16-17页 |
·受众中的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 | 第17-18页 |
·受众的需要层次 | 第18-22页 |
·需要层次论 | 第18-19页 |
·地标建筑受众的需要层次 | 第19-20页 |
·未完全满足受众需要的地标建筑 | 第20-21页 |
·完全满足受众需要的地标建筑精品 | 第21-22页 |
·受众的关注因素 | 第22-28页 |
·敏感的地段 | 第23-24页 |
·热点的事件 | 第24-25页 |
·著名的建筑师 | 第25-26页 |
·冲突的制造 | 第26-28页 |
·受众的态度 | 第28-31页 |
·受众态度的特征 | 第28-29页 |
·强化受众的固有态度 | 第29-30页 |
·改变受众的固有态度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解读信息 | 第31-46页 |
·地标建筑的信息类型 | 第31-32页 |
·地标建筑的自身信息 | 第32-35页 |
·定位信息 | 第32-33页 |
·区域功能、性质信息 | 第33-34页 |
·区域文化、自然条件信息 | 第34-35页 |
·满足自身信息传播要求的地标建筑实体设计原则 | 第35-41页 |
·充足的信息量 | 第35-38页 |
·优化的信息组合 | 第38-39页 |
·适量的信息重复 | 第39-41页 |
·地标建筑的附着信息 | 第41-46页 |
·积极的地标建筑附着信息 | 第42-45页 |
·消极的地标建筑附着信息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建筑师的职责 | 第46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