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10页 |
1 前言 | 第10-25页 |
·手性与手性药物 | 第10-12页 |
·手性拆分的提出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主要的手性拆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| 第13-23页 |
·结晶拆分法 | 第14页 |
·化学拆分法 | 第14-15页 |
·动力学拆分法 | 第15页 |
·酶拆分法 | 第15-16页 |
·膜拆分法 | 第16-17页 |
·色谱拆分法 | 第17-23页 |
·研究目的与内容 | 第23-25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·本研究的意义 | 第24-25页 |
2 手性离子对试剂添加流动相薄层色谱拆分普萘洛尔 | 第25-40页 |
·引言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试剂与设备 | 第26-27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6页 |
·试剂及药品 | 第26-27页 |
·实验研究 | 第27-28页 |
·药品溶液配制 | 第27页 |
·薄层板制备 | 第27页 |
·展开剂配制 | 第27页 |
·显色剂配制 | 第27页 |
·点样和展开 | 第27-2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9页 |
·显色定位方法的选择 | 第28页 |
·展开体系及比例的选择 | 第28-32页 |
·温度及其预饱和时间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pH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·手性离子对添加剂浓度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薄板吸潮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色谱重现性 | 第36-38页 |
·分离的普萘洛尔两斑点的紫外吸收光谱 | 第38页 |
·旋光度证明 | 第38-39页 |
·盐酸普萘洛尔对映体的分离机理 | 第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0页 |
3 手性离子对试剂流动相-薄层色谱分离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 | 第40-54页 |
·前言 | 第40-41页 |
·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41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1页 |
·试剂及药品 | 第41页 |
·实验研究 | 第41-42页 |
·药品溶液配制 | 第41-42页 |
·薄层板制备 | 第42页 |
·展开剂配制 | 第42页 |
·显色剂的配制 | 第42页 |
·点样和展开 | 第4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3页 |
·显色定位方法的选择 | 第42-43页 |
·展开体系的选择 | 第43-45页 |
·温度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pH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·手性离子对添加剂浓度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重现性 | 第49-51页 |
·分离的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两斑点的紫外光谱图 | 第51-52页 |
·旋光度证明 | 第52-53页 |
·结论 | 第53页 |
·三种药物的拆分比较 | 第53-54页 |
4 手性选择体固载薄层色谱法拆分盐酸普奈洛尔、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对映体 | 第54-69页 |
·引言 | 第54-55页 |
·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55-56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55-56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56页 |
·实验研究 | 第56-57页 |
·对映体溶液的配制 | 第56页 |
·环糊精的重结晶 | 第56页 |
·制备手性选择体固载薄层色谱板 | 第56-57页 |
·显色方法 | 第5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6页 |
·展开体系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·展开比例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·温度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·β-CD固载量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·重现性 | 第64-66页 |
·分离机理 | 第66-67页 |
·环糊精作手性选择体拆分对映体机制 | 第66页 |
·环糊精拆分盐酸普萘洛尔对映体机制 | 第66-67页 |
·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| 第67-68页 |
·结论 | 第68-69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·结论 | 第69页 |
·展望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8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80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