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5页 |
1 导论 | 第15-27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15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5-17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9-20页 |
·粮食 | 第19页 |
·生产者行为 | 第19-20页 |
·消费者行为 | 第20页 |
·研究目标和内容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主要方法、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 | 第22-25页 |
·研究主要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3-25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25页 |
·研究主要创新与不足 | 第25-27页 |
·研究主要创新 | 第25-26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26-27页 |
2 我国粮食供求相关文献综述 | 第27-83页 |
·粮食供求问题的文献综述 | 第27-43页 |
·粮食供求预测文献综述 | 第27-30页 |
·主要粮食供求预测文献综述 | 第30-37页 |
·粮食预测模型结构和变量选择 | 第37-42页 |
·小结与评述 | 第42-43页 |
·国内外粮食生产者行为研究 | 第43-62页 |
·粮食生产者行为研究 | 第43-58页 |
·粮食生产者行为的分析方法 | 第58-59页 |
·小结与评述 | 第59-62页 |
·我国食品消费者行为研究 | 第62-80页 |
·有关我国食品消费者行为和消费结构的研究 | 第62-73页 |
·食品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方法 | 第73-78页 |
·小结与评论 | 第78-8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0-83页 |
3 我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状况分析 | 第83-122页 |
·分析基础 | 第83-84页 |
·分析结构与项目 | 第83页 |
·计算原理 | 第83-84页 |
·区域划分 | 第84页 |
·数据来源和项目计算 | 第84-89页 |
·生产数据来源和计算 | 第84-85页 |
·消费数据来源和计算 | 第85-89页 |
·贸易数据来源和计算 | 第89页 |
·粮食供求均衡状况分析 | 第89-118页 |
·三种粮食供求均衡状况分析 | 第89-97页 |
·大米供求均衡状况分析 | 第97-104页 |
·小麦供求均衡状况分析 | 第104-111页 |
·玉米供求均衡状况分析 | 第111-11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8-122页 |
4 我国粮食生产的微观因素研究—基于Nerlove模型 | 第122-146页 |
·数据来源及处理 | 第122-123页 |
·变量设置 | 第123-125页 |
·被解释变量 | 第123页 |
·解释变量 | 第123-125页 |
·理论基础与模型设置 | 第125-130页 |
·生产者行为理论 | 第125-126页 |
·理论模型 | 第126-128页 |
·实证模型 | 第128-130页 |
·粮食供给反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| 第130-143页 |
·稻谷供给反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| 第130-134页 |
·小麦供给反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| 第134-138页 |
·玉米供给反应实证结果与分析 | 第138-1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3-146页 |
5 我国食品消费的微观因素研究—基于AIDS模型 | 第146-201页 |
·数据来源和处理 | 第146-148页 |
·变量设置 | 第148-149页 |
·被解释变量 | 第148页 |
·解释变量 | 第148-149页 |
·理论基础和模型设置 | 第149-158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149-152页 |
·AIDS模型 | 第152-158页 |
·食品消费实证结果与分析 | 第158-198页 |
·支出份额分析 | 第158-160页 |
·家庭特征变量对居民食品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| 第160-180页 |
·食品消费支出和收入弹性分析 | 第180-188页 |
·食品自价格弹性分析 | 第188-193页 |
·食品交叉价格弹性分析 | 第193-196页 |
·AIDS模型约束条件检验 | 第196-19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98-201页 |
6 我国粮食供求区域变化趋势研究—基于GSDM模型 | 第201-294页 |
·理论基础与分析模型 | 第201-204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201-202页 |
·分析模型 | 第202-204页 |
·情景方案设计 | 第204-209页 |
·基准方案 | 第204-208页 |
·情景比较方案 | 第208-209页 |
·粮食供求变化趋势研究 | 第209-294页 |
·三种粮食供求变化趋势研究 | 第209-230页 |
·三种粮食供求变化趋势研究小结 | 第230-233页 |
·大米供求变化趋势研究 | 第233-251页 |
·大米供求变化趋势研究小结 | 第251-252页 |
·小麦供求变化趋势研究 | 第252-271页 |
·小麦供求变化趋势研究小结 | 第271-272页 |
·玉米供求变化趋势研究 | 第272-292页 |
·玉米供求变化趋势研究小结 | 第292-294页 |
7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| 第294-307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294-301页 |
·有关我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状况分析的主要结论 | 第294-296页 |
·有关我国粮食生产的微观因素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296-297页 |
·有关我国食品消费的微观因素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297-299页 |
·有关我国粮食供求区域变化趋势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299-301页 |
·政策启示 | 第301-30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7-321页 |
附录 | 第321-32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323-325页 |
致谢 | 第3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