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3页 |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8页 |
一、前言 | 第8-9页 |
(一) 理论说明与研究目的 | 第8-9页 |
1. 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 | 第8-9页 |
2.韩国移动通信产业开拓中国市场 | 第9页 |
二、中国的入世与韩国企业的比较优势 | 第9-11页 |
(一)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| 第10页 |
(二) 韩国企业的比较优势 | 第10-11页 |
1. 技术比较优势 | 第10-11页 |
(1) CDMA 技术的商用化 | 第10页 |
(2) 借鉴韩国市场经验,提高国际水平的技术竞争力 | 第10-11页 |
2. 品牌价值优势 | 第11页 |
三、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 | 第11-16页 |
(一) 用户数量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| 第12-14页 |
(二) 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特征 | 第14-16页 |
1. 政府主导的市场 | 第14-15页 |
2. 快速变化的市场 | 第15-16页 |
四、韩国移动通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案例 | 第16-22页 |
(一) 三星公司 | 第16-18页 |
1. 进入情况 | 第16-17页 |
2. 出口 | 第17页 |
3. 进军策略 | 第17-18页 |
(二) LG | 第18-21页 |
1、进入情况 | 第18-19页 |
2、出口 | 第19-20页 |
3、进军策略 | 第20-21页 |
(1) 成立合作企业 | 第20页 |
(2) 进入方法 | 第20-21页 |
(三) 两大企业的成功战略 | 第21-22页 |
1. 三星公司的利用持续的技术开发高价战略 | 第21页 |
2. LG 电子的本地化战略 | 第21-22页 |
五、韩国企业进入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有效方案 | 第22-25页 |
(一) 企业方面的有效进军方案 | 第22-24页 |
1. 中国境内合作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 | 第22页 |
2. 人力资源的本土化 | 第22-23页 |
3. 强化研究开发领域的合作体制(R&D) | 第23-24页 |
(二) 政府的适当扶持 | 第24-25页 |
1. 财政支持 | 第24-25页 |
2. 政策支持 | 第25页 |
六、结论 | 第25-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7-30页 |
附录 | 第30-36页 |
中文详细摘要 | 第36-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