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言 | 第1-10页 |
一、什么是“新加坡式的民主” | 第10-15页 |
二、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“新加坡式民主”的构建 | 第15-26页 |
(一) “英国式的”旧政体与“左倾”人民行动党的成立 | 第15-17页 |
(二) 人民行动党执政初期的政治体制改革 | 第17-26页 |
1. 对宪法与选举法的修订 | 第18-19页 |
2. 对国会实行的改革 | 第19-22页 |
3. 建立廉洁的公务员制度 | 第22-26页 |
三、威型政治体制与“新加坡式民主”的巩固与完善 | 第26-39页 |
(一) 非选区议员与官委议员的设立 | 第27-30页 |
(二) 设立集选区制度 | 第30-31页 |
(三) 人民行动党的新“行动纲领”与集体决策机制的完善 | 第31-32页 |
(四) 总统权力的加强 | 第32-34页 |
(五) 建立法制严明的社会 | 第34-35页 |
(六) 用儒家思想治国与人民行动党政权的巩固 | 第35-39页 |
四、对“新加坡式民主”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的探讨 | 第39-52页 |
(一) “新加坡式民主”的合理性与借鉴意义 | 第39-48页 |
1、“重纪律”与“重自由”并举 | 第39-41页 |
2、敢于和“小党”赛跑 | 第41-46页 |
(1) 借助制度的设计 | 第43-45页 |
(2) 奉行密切联系群众的政策 | 第45-46页 |
3、“儒家治国论”的成功实践 | 第46-48页 |
(二) “新加坡式民主”的局限性 | 第48-52页 |
参考书目 | 第52-56页 |
感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