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11页 |
一、相互保险公司概述 | 第11-19页 |
(一) 相互保险公司的概念 | 第11-14页 |
1、相互保险公司的概念分析 | 第11-13页 |
2、相互保险公司与其他类似概念的比较 | 第13-14页 |
(二) 相互保险公司的历史和现状 | 第14-19页 |
1、相互保险公司的历史 | 第15-16页 |
2、相互保险公司的现状 | 第16-19页 |
二、相互保险公司的所有权结构 | 第19-28页 |
(一) 相互保险公司的所有权结构——公司式的消费者合作组织 | 第19-20页 |
(二) 公司式的消费者合作组织在保险业中的优势分析 | 第20-28页 |
1、从代理成本角度进行优势分析 | 第21-23页 |
2、从交易成本角度进行优势分析 | 第23-28页 |
三、相互保险公司成员(投保人)的法律地位 | 第28-35页 |
(一) 成员(投保人)与相互保险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 | 第28-29页 |
(二) 成员(投保人)与成员(投保人)之间的法律关系 | 第29页 |
(三) 成员(投保人)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| 第29-35页 |
1、成员(投保人)的主要权利 | 第29-33页 |
2、成员(投保人)的主要义务 | 第33-35页 |
四、我国应引进相互保险公司制度 | 第35-44页 |
(一) 引进相互保险公司的背景——我国相互保险公司的历史和实践 | 第35-38页 |
1、我国相互保险公司的历史 | 第35-36页 |
2、相互保险在我国的实践现状 | 第36-37页 |
3、我国相互保险实践的启示 | 第37-38页 |
(二) 引进相互保险公司的必要性——有益于解决保险业的若干问题 | 第38-40页 |
1、解决中间层的保险保障问题 | 第38-39页 |
2、推进保险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| 第39页 |
3、提高公民的保险意识 | 第39页 |
4、促进保险业的国际化 | 第39-40页 |
(三) 引进相互保险公司的前提——赋予相互保险公司合法地位 | 第40-41页 |
(四) 引进相互保险公司的核心——注重对成员(投保人)权利的保护 | 第41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