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6页 |
·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5-22页 |
·土地利用及其格局变化的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| 第15-18页 |
·土地覆盖及土地利用遥感研究进展 | 第18-21页 |
·生态环境安全评价 | 第21页 |
·竹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的背景和立项的依据 | 第22-24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4-26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4页 |
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四个竹产区的基本情况 | 第26-32页 |
·安吉县基本概况 | 第26-28页 |
·富阳市基本概况 | 第28-29页 |
·平江县基本概况 | 第29-30页 |
·沐川县基本概况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不同竹产区主要森林群落的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| 第32-47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径流场设置 | 第32-33页 |
·数据收集和整理 | 第3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3-47页 |
·四个竹产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迳流规律 | 第33-34页 |
·四个竹产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泥沙流失规律 | 第34页 |
·四个竹产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养分流失规律 | 第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47页 |
第四章 不同竹产区主要森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研究 | 第47-7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样地设置与调查 | 第47-48页 |
·数据整理 | 第4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8-73页 |
·四个竹产区不同森林类型的物种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| 第48-53页 |
·四个竹产区不同森林类型的物种丰富度特征比较 | 第53-60页 |
·四个竹产区不同森林类型的物种均匀度比较 | 第60-64页 |
·四个竹产区不同森林类型的植物种多样性指数特征比较 | 第64-72页 |
·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五章 不同竹产区主要森林群落的固碳能力研究 | 第73-7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73-74页 |
·样地设置 | 第73页 |
·生物量测定 | 第73-7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4-78页 |
·同一竹产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固碳能力比较 | 第76-77页 |
·不同竹产区相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固碳能力比较 | 第77-78页 |
第六章 不同竹产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 | 第78-8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78页 |
·研究区域 | 第78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7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8-83页 |
第七章 不同竹产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| 第83-88页 |
·不同竹产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| 第83-86页 |
·不同竹产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径流的影响 | 第83页 |
·不同竹产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| 第83-86页 |
·不同竹产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| 第86页 |
·不同竹产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碳储量的影响 | 第86-88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8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6页 |
附录 | 第96-138页 |
附录Ⅰ 四个试验点分布示意图 | 第96-97页 |
附录Ⅱ 四个竹产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植物名录 | 第97-122页 |
附录Ⅲ 四个竹产区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状况图 | 第122-137页 |
附录Ⅳ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主持科研项目 | 第137-138页 |
导师简介 | 第138-139页 |
致谢 | 第1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