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种园艺植物上发生的类病毒的种类鉴定及序列多样性分析
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8页 |
·类病毒的结构 | 第10-11页 |
·类病毒的分类 | 第11-12页 |
·类病毒的复制 | 第12-13页 |
·类病毒的检测 | 第13-15页 |
·生物学检测 | 第13页 |
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| 第13-14页 |
·核酸杂交 | 第14-15页 |
·RT-PCR扩增 | 第15页 |
·葡萄、苹果和锦紫苏类病毒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葡萄类病毒 | 第15-16页 |
·苹果类病毒 | 第16页 |
·锦紫苏类病毒 | 第16页 |
·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葡萄类病毒的检测、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18-34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18-19页 |
·供试植株 | 第18页 |
·载体及菌种 | 第18-19页 |
·试剂 | 第19页 |
·仪器 | 第19页 |
·检测、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19-26页 |
·核酸的提取 | 第19-20页 |
·斑点杂交 | 第20-22页 |
·RT-PCR扩增 | 第22-23页 |
·克隆与序列分析 | 第23-2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2页 |
·斑点杂交检测结果 | 第26页 |
·葡萄类病毒的RT-PCR扩增结果 | 第26-28页 |
·酶切鉴定结果 | 第28-29页 |
·序列测定及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苹果类病毒的检测、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34-4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4-35页 |
·供试植株 | 第34页 |
·载体及菌种 | 第34页 |
·试剂 | 第34-35页 |
·检测、克隆与序列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核酸的提取 | 第35页 |
·斑点杂交 | 第35页 |
·正反向电泳检测 | 第35页 |
·RT-PCR扩增 | 第35-3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斑点杂交检测结果 | 第36-37页 |
·正反向电泳检测结果 | 第37页 |
·RT-PCR检测结果 | 第37-38页 |
·酶切鉴定结果 | 第38页 |
·序列测定及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锦紫苏类病毒的检测、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40-45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0页 |
·供试植株 | 第40页 |
·载体及菌种 | 第40页 |
·试剂 | 第40页 |
·检测、克隆与序列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核酸的提取 | 第40页 |
·斑点杂交 | 第40页 |
·正反向电泳检测 | 第40页 |
·RT-PCR检测 | 第40-41页 |
·克隆与序列分析 | 第4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4页 |
·斑点杂交检测结果 | 第41页 |
·正反向电泳检测结果 | 第41-42页 |
·RT-PCR检测结果 | 第42页 |
·克隆及酶切鉴定结果 | 第42-43页 |
·序列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44-45页 |
第五章 全文结论 | 第45-47页 |
·葡萄类病毒的检测、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45页 |
·苹果类病毒的检测、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45页 |
·锦紫苏类病毒的检测、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45页 |
·Genbank登录序列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