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§1-1 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 | 第10-16页 |
一、开关阀式液压传动控制技术 | 第10页 |
二、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| 第10-11页 |
三、电液伺服控制技术 | 第11-12页 |
四、电液数字控制技术 | 第12-14页 |
五、几种液压阀性能的比较 | 第14-15页 |
六、液压传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| 第15-16页 |
§1-2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、内容、方法和意义 | 第16-18页 |
一、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| 第16页 |
二、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三、本课题的研究步骤和方法 | 第17-18页 |
四、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液压进给系统设计 | 第19-31页 |
§2-1 液压滑台数字控制系统方案的确定 | 第19-20页 |
§2-2 液压进给系统工作状态及工作循环概述 | 第20-21页 |
一、液压进给系统及其工作状态概述 | 第20页 |
二、液压进给系统 | 第20页 |
三、液压进给系统的工作循环 | 第20-21页 |
§2-3 液压进给系统的几种经典液压回路的分析与比较 | 第21-24页 |
一、差动快进进油节流进给回路 | 第21页 |
二、差动快进回油节流进给回路 | 第21-23页 |
三、液压进给系统简化 | 第23-24页 |
§2-4 适合数字控制的液压进给系统设计 | 第24-30页 |
一、流量的开环数字控制原理 | 第24-26页 |
二、流量标定值的稳定性措施 | 第26-27页 |
三、液压进给系统设计 | 第27-3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光栅检测电路设计 | 第31-39页 |
§3-1 液压进给系统的几种常见位移检测方法 | 第31页 |
一、传统液压进给系统位移控制方法 | 第31页 |
二、几种常见位移检测装置 | 第31页 |
§3-2 光栅检测电路设计 | 第31-38页 |
一、光栅的位移检测原理 | 第31-32页 |
二、光栅的组成和作用 | 第32-33页 |
三、辨向原理和细分技术 | 第33-35页 |
四、本液压进给系统选用的光栅 | 第35-36页 |
五、PDC9301 | 第36-37页 |
六、光栅信号与PDC9301的连接电路 | 第37-3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液压进给系统的PLC数字控制系统设计 | 第39-54页 |
§4-1 液压进给系统行程的PLC数字控制原理及控制方案 | 第39-45页 |
一、普通计数器控制 | 第39-41页 |
二、高速计数器控制 | 第41-44页 |
三、高速计数模块控制 | 第44-45页 |
§4-2 液压进给系统的PLC数字控制系统设计 | 第45-53页 |
一、PLC型号选择 | 第45页 |
二、I/O分配 | 第45-46页 |
三、I/O接线图 | 第46页 |
四、PLC与光栅的接线图 | 第46-47页 |
五、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| 第47-5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液压进给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54-66页 |
§5-1 功率键合图建模原理 | 第54-57页 |
一、功率键合图的术语和符号 | 第54-56页 |
二、液压系统动态影响因素 | 第56-57页 |
§5-2 系统结构模型的简化及元件键合图的建立 | 第57-62页 |
一、液压泵 | 第57-58页 |
二、换向阀 | 第58-61页 |
三、管道 | 第61-62页 |
四、液压缸 | 第62页 |
§5-3 液压滑台液压系统的功率键合图模型 | 第62-65页 |
一、建立键图时的假定条件 | 第62-63页 |
二、进给回路的功率键合图 | 第63-64页 |
三、回路的数学模型 | 第64-6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六章 仿真分析 | 第66-73页 |
§6-1 仿真软件简介 | 第66-67页 |
一、Matlab语言概述 | 第66页 |
二、Simulink简介 | 第66-67页 |
§6-2 系统的仿真模型 | 第67-70页 |
一、系统仿真的必要性 | 第67-68页 |
二、系统动态仿真模型 | 第68-69页 |
三、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参数 | 第69-70页 |
§6-3 系统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70-72页 |
一、仿真结果 | 第70-72页 |
二、仿真结果分析 | 第72页 |
三、动态特性改善措施 | 第7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73-75页 |
§7-1 结论 | 第73-74页 |
§7-2 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80-81页 |
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| 第81页 |
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