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填方数值模拟及沉降变形预测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9页 |
1 前言 | 第19-27页 |
·选题依据和意义 | 第19-20页 |
·国内外沉降计算方法综述 | 第20-25页 |
·理论方法 | 第20-24页 |
·基于实测数据的沉降预测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5-27页 |
2 高填方区工程地质环境和观测结果分析 | 第27-39页 |
·工程概况和工程地质条件 | 第27-31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27页 |
·地质概况 | 第27-31页 |
·高填方区地基变形的监测研究 | 第31-39页 |
·监测仪器及埋设 | 第31-32页 |
·变形发展规律分析 | 第32-39页 |
3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| 第39-45页 |
·数值模拟方法FLAC-3D介绍 | 第39-42页 |
·FLAC求解计算方法及特点 | 第39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39-42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42-43页 |
·计算结果 | 第43-45页 |
4 灰色理论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| 第45-59页 |
·概述 | 第45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45-46页 |
·累加生成 | 第45-46页 |
·累减生成 | 第46页 |
·GM(n,h)模型和GM(1,1)模型 | 第46-50页 |
·灰色微分方程 | 第47页 |
·GM(1,1)模型 | 第47-50页 |
·GM(1,1)模型的精度检验 | 第50-51页 |
·残差序列建模 | 第51-52页 |
·灰色Verhulst模型 | 第52页 |
·实测位移量的预测过程及结果分析 | 第52-58页 |
·小结 | 第58-59页 |
5 变权重组合预测方法 | 第59-67页 |
·“S”型成长曲线模型 | 第59页 |
·变权重组合预测方法 | 第59-61页 |
·模型选用及结果分析 | 第61-66页 |
·小结 | 第66-67页 |
6 滑塌区变形分析及治理方案 | 第67-76页 |
·滑塌区沉陷变形 | 第67页 |
·填筑边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| 第67-73页 |
·计算模型的确定 | 第67-68页 |
·稳定性评判标准 | 第68-69页 |
·滑塌区土石方量计算 | 第69-73页 |
·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| 第73页 |
·稳定性计算 | 第73页 |
·稳定性评价 | 第73页 |
·滑塌区沉陷成因分析 | 第73-74页 |
·防治方案 | 第74-76页 |
·可选用的防治方案 | 第74页 |
·本文采用的防治方案 | 第74-76页 |
7 总结及展望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附录 | 第80-81页 |
原创性声明 | 第81页 |
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