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工大迟延过程的内模控制算法及应用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22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内模控制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内模控制与其它控制算法的复合控制 | 第14-21页 |
·自适应内模控制 | 第14-16页 |
·自适应多内模控制 | 第16-19页 |
·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系统 | 第19-21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内模控制 | 第22-42页 |
·线性稳定系统单自由度内模控制的基本原理 | 第22-28页 |
·内模控制器的基本思想 | 第23页 |
·内模控制的主要性质 | 第23-24页 |
·内模控制的实现问题 | 第24页 |
·内模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滤波器的设计 | 第26-28页 |
·二自由度内模控制 | 第28-29页 |
·不稳定被控对象的内模控制系统 | 第29-40页 |
·带反馈环节的内模控制系统 | 第32-34页 |
·带反馈环节及补偿控制器的内模控制系统 | 第34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滞后系统的内模自适应控制 | 第42-60页 |
·滞后系统的内模控制 | 第42-50页 |
·滞后系统的内模控制原理 | 第42-43页 |
·滞后对象的内模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| 第43-45页 |
·仿真结果 | 第45-50页 |
·大迟延被控对象的自适应内模控制 | 第50-56页 |
·系统辨识和控制器参数修正 | 第50-54页 |
·基于单神经元的自适应环节 | 第54-56页 |
·积分型滞后对象的内模控制 | 第56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四章 大迟延跳变参数对象的多内模控制 | 第60-73页 |
·多内模控制的基本原理 | 第60-62页 |
·非线性被控对象的多模型表示 | 第62-63页 |
·子内模控制器的实现 | 第63-64页 |
·基于加权形式的控制器综合 | 第64-68页 |
·基于加权形式的多内模控制原理 | 第64-66页 |
·仿真研究 | 第66-68页 |
·多内模切换控制 | 第68-72页 |
·控制器的切换 | 第68-69页 |
·多内模自适应控制 | 第69-70页 |
·仿真研究 | 第70-72页 |
·基于局部化技术的多内模控制 | 第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五章 大迟延对象的神经网络内模控制 | 第73-88页 |
·非线性系统的可逆性 | 第74-75页 |
·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结构 | 第75-77页 |
·神经网络辨识器的训练 | 第76页 |
·神经网络逆模型训练算法 | 第76-77页 |
·神经网络结构和训练算法 | 第77-82页 |
·B P 算法 | 第78-79页 |
·数值积分寻优法 | 第79-81页 |
·IBP 算法 | 第81-82页 |
·滤波器参数的自校正 | 第82-84页 |
·滤波器的设计及其参数范围 | 第82-84页 |
·滤波器参数的自校正 | 第84页 |
·神经网络权值的在线修正 | 第84-86页 |
·仿真研究 | 第86-8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六章 自适应多内模蒸汽温度控制 | 第88-100页 |
·过热汽温自动控制的任务和要求 | 第88-89页 |
·过热蒸汽温度调节的重要性 | 第88页 |
·过热汽温的调节任务、被调量及调节变量 | 第88-89页 |
·影响汽温变化的因素 | 第89-92页 |
·蒸汽负荷变化对汽温的影响 | 第89-90页 |
·烟气侧扰动对汽温的影响 | 第90-91页 |
·工质侧的扰动对汽温的影响 | 第91-92页 |
·蒸汽温度的调节方法 | 第92-93页 |
·分隔烟道挡板调节 | 第93页 |
·摆动式燃烧调节 | 第93页 |
·喷水减温 | 第93页 |
·基于自适应多内模的主汽温控制系统 | 第93-98页 |
·自适应多内模控制的模型库和控制器库 | 第95页 |
·控制系统的前馈设计 | 第95-97页 |
·基于自适应多内模的主汽温控制系统设计 | 第97-98页 |
·仿真研究 | 第98-9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9-100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0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11页 |
致谢 | 第111-11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12-11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