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--遥远测量与遥远控制论文

闪变源识别的研究

中文摘要第1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引言第7-12页
   ·课题的背景第7-8页
   ·课题的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·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0-12页
第二章 改进递归复小波用于信号的分析第12-21页
   ·小波变换第12-14页
   ·IRWT 用于电力系统频率的测量第14-17页
     ·IRWT 检测频率的基本原理第14-15页
     ·IRWT 频率测量的仿真和实测结果第15-17页
   ·IRWT 用于闪变信号的分析第17-20页
     ·IRWT 用于闪变分析的基本原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·IRWT 用于闪变分析的仿真结果第19-2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0-21页
第三章 基于虚拟仪器的数字式闪变仪第21-37页
   ·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基本概念第21-22页
   ·与闪变相关的概念第22-24页
   ·闪变的评估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·短时间闪变水平值第24-26页
     ·长时间闪变水平值第26页
   ·电压波动和闪变的测量第26-28页
   ·闪变仪第28-32页
     ·国标规定的闪变仪第28-31页
     ·闪变仪的数字化第31-32页
   ·基于虚拟仪器的数字式闪变仪第32-36页
     ·虚拟仪器简介第32-34页
     ·数字式闪变仪的实现第34-35页
     ·仿真和实测结果第35-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四章 闪变源的识别第37-43页
   ·闪变产生的原因第37页
   ·闪变在不同电压等级间的传递规则第37-38页
   ·闪变源所在支路的识别第38-40页
     ·基于电压电流相关度的闪变源馈线识别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基于功率流向的闪变源馈线识别第39-40页
   ·仿真验证第40-4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五章 闪变源识别系统的实现与测试第43-54页
   ·系统硬件设计第43页
   ·系统软件设计第43-46页
   ·RTDS 简介第46-47页
   ·RTDS 仿真实验第47-51页
     ·系统接线图第47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第47-51页
   ·现场实验第51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4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展望第54-56页
   ·结论第54页
   ·展望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附录第60-62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口腔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表型分析
下一篇:我国开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