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江大兴安岭主要乔木树种火灾碳释放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引言 | 第9页 |
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9-14页 |
·国外研究概况 | 第9-12页 |
·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2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15-20页 |
·地质地貌 | 第15-16页 |
·气候条件 | 第16页 |
·土壤条件 | 第16-17页 |
·植被状况 | 第17-18页 |
·火灾历史 | 第18-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3 研究方法 | 第20-23页 |
·林火时空格局 | 第20页 |
·实验地选择 | 第20页 |
·样品采集 | 第20-21页 |
·室内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全碳含量测定 | 第21页 |
·烟气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4 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23-42页 |
·林火时空格局 | 第23-27页 |
·林火的时间分布 | 第23-25页 |
·林火的空间分布 | 第25-26页 |
·火灾区域植被分布 | 第26-27页 |
·含碳率测定与分析 | 第27-31页 |
·各树种的含碳率特征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各树种碳素含量的空间变化 | 第28-31页 |
·烟气测定与分析 | 第31页 |
·大兴安岭20年间乔木树种碳释放估算 | 第31-42页 |
·估算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参数确定 | 第32-35页 |
·估算结果 | 第35-42页 |
结论与讨论 | 第42-44页 |
结论 | 第42-43页 |
讨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5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独创性声明 | 第53页 |
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