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 Hoc无线网络路由协议研究
第1章 绪论 | 第1-16页 |
1.1 引言 | 第8页 |
1.2 Ad Hoc(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)简介 | 第8-9页 |
1.3 Ad Hoc网络的特征 | 第9-11页 |
1.3.1 物理特征 | 第9-10页 |
1.3.2 与蜂窝无线网相比 | 第10-11页 |
1.3.3 与有线网络相比 | 第11页 |
1.4 关键技术 | 第11-12页 |
1.5 Ad Hoc网络的应用领域 | 第12-13页 |
1.6 Ad Hoc网络的技术难点 | 第13-14页 |
1.7 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8 本文所做的工作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AD HOC路由协议 | 第16-31页 |
2.1 Ad Hoc网络中的路由协议 | 第16-26页 |
2.1.1 路由协议的分类 | 第16-17页 |
2.1.2 主动路由 | 第17-19页 |
2.1.3 按需路由 | 第19-24页 |
2.1.4 集群路由 | 第24-26页 |
2.1.5 基于GPS辅助的路由协议 | 第26页 |
2.2 特点比较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3 Ad Hoc网络的组成与发展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AD HOC路由协议与多路路由相关研究 | 第31-44页 |
3.1 两种典型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 | 第31-36页 |
3.1.1 动态资源路由协议(DSR) | 第31-33页 |
3.1.2 Ad Hoc按需距离矢量(AODV) | 第33-36页 |
3.2 各协议间的比较 | 第36-38页 |
3.2.1 表驱动路由与按需路由性能比较 | 第36-37页 |
3.2.2 各种按需路由协议的性能比较 | 第37-38页 |
3.3 多路路由研究现状 | 第38-41页 |
3.3.1 多路路由相关概念 | 第38-39页 |
3.3.2 多路路由分类 | 第39-41页 |
3.4 单路与多路的比较 | 第41-42页 |
3.4.1 单路路由的缺陷 | 第41页 |
3.4.2 多路路由的优势 | 第41-4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4章 一种改进后的DSR多路径路由算法研究 | 第44-60页 |
4.1 当前DSR协议的不足 | 第44-45页 |
4.2 改进后的多路径路由算法 | 第45-47页 |
4.2.1 算法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2.2 改进协议的好处 | 第46-47页 |
4.3 实验仿真 | 第47-57页 |
4.3.1 仿真软件介绍 | 第47页 |
4.3.2 NS软件包及NS2的基本结构 | 第47-49页 |
4.3.3 NS的安装使用 | 第49-50页 |
4.3.4 NS仿真原理 | 第50-51页 |
4.3.5 仿真场景设定 | 第51-52页 |
4.3.6 添加新协议 | 第52-53页 |
4.3.7 增加包头类型 | 第53-54页 |
4.3.8 部分仿真脚本代码 | 第54-57页 |
4.4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| 第57-60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60页 |
5.2 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6-67页 |
附录 | 第67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