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4页 |
·中国服装产业发展背景 | 第9-11页 |
·产业集群对服装产业发展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·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途径——区域品牌建设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·研究创新点与重难点 | 第15-16页 |
·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·重难点 | 第16页 |
·文章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·结构安排 | 第16-17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| 第18-30页 |
·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研究 | 第18-20页 |
·国外经典理论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国内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| 第19-20页 |
·服装产业集群的现有研究 | 第20页 |
·品牌与区域品牌相关理论研究 | 第20-24页 |
·品牌的内涵 | 第20-21页 |
·区域品牌的相关研究 | 第21-23页 |
·品牌与区域品牌的关系 | 第23-24页 |
·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关系 | 第24-26页 |
·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的有形资产 | 第24-25页 |
·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的无形资产 | 第25-26页 |
·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研究 | 第26-30页 |
·产业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 | 第26-27页 |
·产业竞争优势因素的模型研究 | 第27-30页 |
第三章 服装区域品牌网络结构的企业竞合行为 | 第30-41页 |
·集群企业竞合理论 | 第30-32页 |
·区域品牌建设中服装企业的竞合关系 | 第32-35页 |
·服装企业与供应商间的竞合 | 第33-34页 |
·服装企业与客户的竞合 | 第34-35页 |
·服装企业同行之间的竞合 | 第35页 |
·服装企业间竞合行为的博弈分析 | 第35-41页 |
·企业间竞合行为的博弈模型 | 第36-38页 |
·服装企业间竞合博弈的行为分析 | 第38-41页 |
第四章 服装区域品牌网络结构的服务支持要素作用 | 第41-50页 |
·地方政府与区域服装企业之间的互动分析 | 第41-44页 |
·政府在服装区域品牌的角色定位 | 第41-42页 |
·政府在建设服装区域品牌中的作用 | 第42-44页 |
·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对集群服装企业的影响 | 第44-47页 |
·中国服装协会简介 | 第44-46页 |
·行业协会对区域品牌建设下服装企业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高校、科研院所与服装企业的合作 | 第47-50页 |
第五章 服装区域品牌网络结构的管理策略分析 | 第50-63页 |
·服装区域品牌的文化 | 第50-53页 |
·服装区域品牌文化的内涵 | 第50-52页 |
·服装区域品牌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机制 | 第52-53页 |
·服装区域品牌的定位 | 第53-54页 |
·服装区域品牌的营销 | 第54-59页 |
·服装区域品牌的营销策略理论 | 第55-56页 |
·服装区域品牌的营销方式 | 第56-59页 |
·服装区域品牌的维护 | 第59-63页 |
·服装区域品牌的风险 | 第59-61页 |
·服装区域品牌的维护 | 第61-63页 |
第六章 “丝绸之府,女装之都”杭州女装的实证研究 | 第63-79页 |
·中国女装发展概要 | 第63-64页 |
·杭州女装区域品牌发展 | 第64-68页 |
·杭州女装发展历程 | 第64-65页 |
·杭州女装发展特点 | 第65-68页 |
·杭州女装企业调研分析 | 第68-70页 |
·调研目的 | 第68-69页 |
·调研方式 | 第69页 |
·调研问卷设计 | 第69-70页 |
·杭州女装竞争力评价——基于 GEM 模型的赋值应用 | 第70-74页 |
·GEM 模型简介 | 第70-71页 |
·运用GEM 模型测评杭州女装竞争优势水平 | 第71-74页 |
·杭州女装(区域品牌)竞争优势的提升 | 第74-79页 |
·杭州女装竞争力的指标评价 | 第74-76页 |
·杭州女装竞争优势提升的途径 | 第76-79页 |
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2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9-80页 |
·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附录 | 第87-9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