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-34页 |
·选题意义及目的 | 第8-10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8-10页 |
·目的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的进展情况 | 第10-17页 |
·美国的湿地功能评价 | 第10-13页 |
·欧盟的湿地功能评价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国际机构开展的湿地功能评价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中国的湿地功能评价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湿地与湿地科学基本问题 | 第17-32页 |
·湿地与湿地科学基本问题 | 第17-18页 |
·国际湿地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湿地科学研究进展 | 第18-23页 |
·中国湿地科学研究发展缓慢的原因 | 第23-25页 |
·21 世纪中国湿地科学研究优先领域与展望 | 第25-28页 |
·湿地评价 | 第28-30页 |
·生物量的基本理论 | 第30-32页 |
·论文的方案及技术路线 | 第32-34页 |
·论文的方案 | 第32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32-34页 |
第二章 洪河自然保护区概况及资源研究 | 第34-48页 |
·地形与地貌 | 第35-36页 |
·低漫滩 | 第35-36页 |
·一级阶地 | 第36页 |
·气候 | 第36-37页 |
·水文 | 第37-38页 |
·土壤 | 第38-39页 |
·白浆土 | 第38页 |
·沼泽土 | 第38-39页 |
·泛滥地土壤 | 第39页 |
·生物资源 | 第39-48页 |
·植物资源 | 第39页 |
·动物资源 | 第39-40页 |
·植被的基本特征 | 第40-44页 |
·草甸生态系统和沼泽生态系统 | 第44-48页 |
第三章 生物量指标的确定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| 第48-62页 |
·毛果苔草湿地生态系统与小叶章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研究 | 第48-51页 |
·洪河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样方调查 | 第51-57页 |
·毛果苔草和小叶章植物群落生物量变幅确定 | 第57-58页 |
·湿地功能 | 第58-59页 |
·湿地的水文调节功能 | 第58-59页 |
·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功能 | 第59页 |
·提供生物栖息地及食物的功能 | 第59页 |
·生物量与环境效应的关系 | 第59-62页 |
·植被产生冷湿效应,影响区域气候变化 | 第60-61页 |
·生物量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状况 | 第61页 |
·生物量反映污染的去除效果 | 第61-62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62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摘要 | 第69-70页 |
ABSTRACT | 第70-71页 |
附:硕士学位研读期间发表论文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