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轮状病毒VP7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前言 | 第9-23页 |
一.苜蓿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| 第9-10页 |
二.苜蓿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| 第10-14页 |
1.苜蓿遗传转化方法 | 第10-11页 |
2.苜蓿转基因进展 | 第11-14页 |
三.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进展 | 第14-21页 |
1.转基因植物疫苗 | 第14-15页 |
2.研究中的转基因植物可食疫苗 | 第15-20页 |
3.目前可食疫苗研究的问题和前景 | 第20-21页 |
四.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1-23页 |
第一部分 苜蓿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| 第23-33页 |
·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4-31页 |
·愈伤组织诱导 | 第24-27页 |
·苜蓿植株分化 | 第27-29页 |
·苜蓿苗的生根 | 第29-30页 |
·再生苗的移栽 | 第30-31页 |
·讨论 | 第31-33页 |
第二部分 苜蓿遗传转化的研究 | 第33-48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33-4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3页 |
·质粒和菌株 | 第33页 |
·苜蓿愈伤组织对Kanamycin的敏感性试验 | 第33页 |
·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苜蓿愈伤组织 | 第33-34页 |
·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| 第34-4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7页 |
·农杆菌转化研究 | 第40-44页 |
·抗性愈伤组织的分化、出苗 | 第44页 |
·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| 第44-47页 |
·讨论 | 第47-48页 |
第三部分 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5页 |
附表 | 第55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