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高层建筑论文--高层建筑结构论文

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体系设计方法及试验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·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第10-11页
   ·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第11页
   ·国内外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·静力性能的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动力性能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4页
   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参考文献第15-18页
第二章 钢管混凝土梁柱连接形式及试验研究第18-31页
   ·引言第18页
   ·钢管混凝土梁柱连接形式及性能分析第18-20页
     ·钢梁-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第18-19页
     ·钢筋混凝土梁-钢管混凝土柱连接第19-20页
   ·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试验研究第20-29页
     ·新型劲性混凝土环梁节点试验第20-24页
     ·钢筋混凝土梁-钢加强环节点试验第24-26页
     ·钢梁-钢加强环节点试验第26-2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9页
 参考文献第29-31页
第三章 钢管混凝土梁柱连接的刚性判断准则第31-44页
   ·引言第31页
   ·框架受力变形分析第31-37页
     ·连接分析模型的建立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内力及变形计算第32-37页
   ·刚性判断准则第37-41页
     ·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划分第37-39页
     ·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划分第39-41页
   ·节点分类判断第41-4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2页
 参考文献第42-44页
第四章 半刚性连接对钢管混凝土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第44-60页
   ·引言第44页
   ·半刚性连接的分析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·半刚性连接对框架结构设计的影响第45-49页
     ·竖向荷载作用下半刚性连接的影响第45-47页
     ·半刚性连接对标准反弯点高比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半刚性连接对侧移近似计算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·考虑节点刚域长度对刚接框架设计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·半刚性连接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影响第51-59页
     ·半刚性连接钢管混凝土柱的侧移刚度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半刚性连接对钢管混凝土框剪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第52-58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分析及算例第58-5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9页
 参考文献第59-60页
第五章 半刚性连接对钢管混凝土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第60-73页
   ·引言第60页
   ·半刚性连接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第60-67页
     ·半刚性连接框架结构自振频率的计算第60-62页
     ·半刚性连接对框剪结构自振周期和频率的影响第62-65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分析及算例第65-67页
   ·半刚性连接框架结构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·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第67页
     ·半刚性连接框架结构的反应谱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·半刚性连接框架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响应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1-72页
 参考文献第72-73页
第六章 钢筋混凝土梁—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拟静力试验研究第73-84页
   ·引言第73页
   ·试件设计第73-75页
   ·试验装置的设计第75-76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76-77页
     ·测量仪器和测量内容第76-77页
     ·加载程序第77页
   ·试验结果第77-79页
     ·试验过程描述第77-79页
     ·试件破坏机制第79页
     ·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第79页
   ·试验结果分析第79-82页
     ·位移延性第79-80页
     ·耗能性能和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第80页
     ·强度退化与刚度退化第80-81页
     ·钢管应变第81-82页
     ·加强环应变第82页
     ·肋板应变第8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2页
 参考文献第82-84页
第七章 钢管混凝土框架骨架曲线研究第84-96页
   ·引言第84页
   ·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第84-86页
   ·结构动力分析模型第86-87页
   ·梁柱构件的恢复力模型第87-92页
     ·钢梁恢复力模型第87页
     ·钢筋混凝土梁恢复力模型第87-89页
     ·钢管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第89-92页
     ·试验验证第92页
   ·钢管混凝土框架骨架曲线研究第92-94页
     ·轴压比的影响第92-93页
     ·含钢率的影响第93页
     ·钢材强度的影响第93页
     ·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第93页
     ·半刚性连接的影响第93-9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4页
 参考文献第94-96页
第八章 结论及设计建议第96-104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结论第96-98页
   ·设计建议第98-103页
   ·本文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第103-104页
致谢第104-105页
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5页

论文共10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悬挑钢网架采用筒式粘弹性阻尼器的风振控制研究
下一篇:斜拉桥预应力混凝土索塔关键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