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9-21页 |
1.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概述 | 第9-17页 |
1.1.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概念及历史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11页 |
1.1.4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1.5 外国MBS模式及比较 | 第14-16页 |
1.1.6 创新点及不足 | 第16-17页 |
1.2 MBS原理 | 第17-21页 |
1.2.1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: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分析 | 第17-18页 |
1.2.2 资产重组原理 | 第18页 |
1.2.3 风险隔离原理 | 第18-19页 |
1.2.4 信用增级原理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MBS价值分析及定价研究 | 第21-31页 |
2.1 MBS的价格特征 | 第21-22页 |
2.2 国外定价方法 | 第22-27页 |
2.2.1 传统定价法 | 第22-23页 |
2.2.2 计量模型定价法 | 第23-24页 |
2.2.3 利率模拟定价法 | 第24-25页 |
2.2.4.Black-Scholes期权定价法 | 第25-26页 |
2.2.5.期权调整利差定价法 | 第26-27页 |
2.3 我国MBS定价方法的选取 | 第27-31页 |
2.3.1 各定价方法的前提研究 | 第27-28页 |
2.3.2 对12年提前还款假设法的修正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风险分析与控制 | 第31-50页 |
3.1 抵押贷款一级市场风险与控制 | 第31-36页 |
3.1.1 房地产估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| 第31-33页 |
3.1.2 抵押率的确定 | 第33-35页 |
3.1.3 房产市场发展周期和住房贷款风险 | 第35-36页 |
3.2 提前支付风险及防范 | 第36-40页 |
3.2.1 影响抵押贷款提前支付行为的因素 | 第36-37页 |
3.2.2 提前支付行为对抵押贷款及其支持证券定价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3.2.3 提前支付风险的规避 | 第39-40页 |
3.3 利率风险 | 第40-45页 |
3.3.1 期权调整法度量利率敏感性 | 第41-42页 |
3.3.2 利率树图计算MBS各种利率方向上的价格 | 第42-43页 |
3.3.3 利率风险管理 | 第43-45页 |
3.4 信用风险与风险管理 | 第45-50页 |
3.4.1 信用风险的概念 | 第45页 |
3.4.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制度的博弈分析 | 第45-48页 |
3.4.3 信用风险管理 | 第48-50页 |
第四章 MBS面临的几个技术问题分析 | 第50-55页 |
4.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资产转移 | 第50-52页 |
4.1.1 不同的债权转让原则 | 第50-51页 |
4.1.2 日本的成功经验 | 第51页 |
4.1.3 结论 | 第51-52页 |
4.2 MBS中的会计处理 | 第52-53页 |
4.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负外部性分析与对策 | 第53-55页 |
4.3.1 资产证券化的负外部性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3.2 克服外部性的策略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我国MBS的建议模式 | 第55-61页 |
5.1 SPV的设置问题 | 第55-59页 |
5.1.1 SPV组织形式的选择 | 第55-57页 |
5.1.2 设立信托型SPV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 | 第57-59页 |
5.1.3 SPV的组建 | 第59页 |
5.2 证券的设计 | 第59-61页 |
5.2.1 原始资产的组合 | 第59页 |
5.2.2 实行与住房的逆抵押贷款相结合 | 第59-61页 |
结束语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: | 第62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