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7-13页 |
·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7-8页 |
·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| 第8-9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9页 |
·教育评价 | 第9页 |
·教学评价 | 第9页 |
·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 | 第9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·文献研究法 | 第11页 |
·访谈法 | 第11页 |
·比较分析法 | 第11-12页 |
·经验总结法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与发展趋势 | 第13-19页 |
·教育评价的类型 | 第13-15页 |
·教育评价的功能 | 第15-16页 |
·教育评价的一般过程 | 第16页 |
·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| 第16-19页 |
第三章 目前中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| 第19-23页 |
·尚未形成良好的评价制度与氛围 | 第19-20页 |
·评价效益还不尽人意 | 第20页 |
·注重终结性评价,忽视形成性评价 | 第20-21页 |
·定量评价过重,定性分析过少,较少使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| 第21-23页 |
第四章 中学教师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的理论思考 | 第23-29页 |
·发展性评价是一个促进学校、教师、学生发展的过程 | 第23-25页 |
·在评价方向上立足现实表现,面向未来发展 | 第23页 |
·在评价目的上注重个体发展的同时,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| 第23-24页 |
·在评价过程上促进教师心态和学校氛围的融合 | 第24页 |
·在评价技术上注重全面性、一致性、简单性的统一 | 第24-25页 |
·发展性评价是遵循发展、原则的过程 | 第25-26页 |
·发展性原则 | 第25页 |
·与行政奖惩制度脱钩的原则 | 第25-26页 |
·全体参与共同进步原则 | 第26页 |
·保密性原则 | 第26页 |
·发展性评价基本模式的运行是贯彻发展目标的过程 | 第26-27页 |
·评价前的准备 | 第26页 |
·评价实施过程 | 第26-27页 |
·发展性评价是可以在实践中操作的过程 | 第27-29页 |
·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7-28页 |
·运用多种方法全面收集评价信息 | 第28页 |
·综合处理评价材料,全面、及时反馈评价信息 | 第28页 |
·依据评价信息,制定发展计划 | 第28-29页 |
第五章 中学教师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的实践探索 | 第29-52页 |
·教师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| 第29-34页 |
·对优秀教师标准的确定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 | 第29-31页 |
·教学价值体系是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 | 第31-32页 |
·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是开展发展性评价的前提 | 第32-34页 |
·积极构建我国可行的发展性评价机制 | 第34-36页 |
·避奖惩性评价之短,扬发展性评价所长,建立适合国情、校情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| 第34-35页 |
·借鉴成功经验,立足各校实际,构建符合发展性评价原则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| 第35-36页 |
·评价主体在评价中贯彻发展性理念的具体措施 | 第36-40页 |
·学生评价 | 第36-38页 |
·同行评价 | 第38-39页 |
·自我评价 | 第39-40页 |
·领导评价 | 第40页 |
·发展性评价方案的个案研究--以某中学为例 | 第40-52页 |
·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 | 第40-41页 |
·评价内容及标准 | 第41-42页 |
·评价方式 | 第42-43页 |
·评价步骤 | 第43-45页 |
·课堂评价指标体系及内涵 | 第45-48页 |
·本方案使用后的反映 | 第48-52页 |
第六章 教师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| 第52-56页 |
·我国中学目前实施发展性评价面临的几个问题与讨论 | 第52-54页 |
·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组织目标结合的问题 | 第52页 |
·教师自我发展目标的功利化问题和个别教师缺乏动力和积极性问题 | 第52-53页 |
·评价主体的坦诚性、权威性和可接受性问题 | 第53页 |
·资金和时间问题 | 第53-54页 |
·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几点想法 | 第54-56页 |
·注意抓住结合点,拓宽新思路 | 第54-55页 |
·两种评价方式相互独立,互不干涉,共同存在 | 第55页 |
·两种评价有机整合,结合使用 | 第55-56页 |
结束语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附件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独创性声明 | 第62页 |
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