嵌入式Linux系统实时性的研究与改进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4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现状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所做的工作 | 第13-14页 |
2 嵌入式 Linux | 第14-26页 |
·嵌入式系统 | 第14-17页 |
·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·嵌入式系统的发展 | 第15-17页 |
·实时操作系统 | 第17-20页 |
·实时操作系统的概念 | 第17-19页 |
·实时操作系统与嵌入式系统 | 第19页 |
·主流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| 第19-20页 |
·嵌入式Linux系统 | 第20-26页 |
·嵌入式Llnux的优势 | 第20-21页 |
·通用Linux系统的实时应用局限 | 第21-22页 |
·Linux实时化技术及典型产品 | 第22-24页 |
·Linux2.6内核在实时性上的改进 | 第24-26页 |
3 Linux2.6内核的调度机制改造 | 第26-42页 |
·Linux2.6内核的调度机制 | 第26-32页 |
·全新的可运行队列runqueue | 第26-28页 |
·改进的task_struct数据结构 | 第28-29页 |
·调度函数sehedule() | 第29-30页 |
·O(1)调度算法 | 第30-31页 |
·实时调度的缺陷 | 第31-32页 |
·常用的实时调度算法 | 第32-35页 |
·基于优先级的调度算法 | 第32-33页 |
·基于比例共享调度算法 | 第33-34页 |
·基于时间的进程调度算法 | 第34页 |
·基于优先级的LSF调度算法 | 第34-35页 |
·改进的动态实时调度机制 | 第35-42页 |
·改进调度系统的基本原理 | 第35-38页 |
·改进调度系统的代码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改进系统的调度性能分析 | 第40-42页 |
4 Linux 2.6内核的时钟机制改造 | 第42-48页 |
·Linux 2.6内核的时钟机制 | 第42-44页 |
·单次触发模式(One-shot Mode) | 第44-45页 |
·改进的细粒度时钟机制 | 第45-48页 |
·改进时钟机制的基本原理 | 第45-46页 |
·改进时钟机制的代码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改进系统的时钟机制性能分析 | 第47-48页 |
5 Linux 2.6内核的虚拟内存管理技术分析 | 第48-51页 |
·Linux虚拟内存机制 | 第48-49页 |
·反向映射技术 | 第49-51页 |
6 Linux 2.6内核的资源抢占技术分析 | 第51-56页 |
·内核抢占技术 | 第51-54页 |
·基本原理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主要函数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其他资源抢占 | 第54-56页 |
7 改进系统的实时性能测试 | 第56-63页 |
·Linux内核配置及编译 | 第56-58页 |
·Linux内核配置 | 第56-57页 |
·Linux内核编译 | 第57-58页 |
·测试与分析 | 第58-63页 |
·Linux Trace Toolkit | 第58-60页 |
·改造内核实时性能测试 | 第60-63页 |
8 结论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