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·概述 | 第8页 |
·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·课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·课题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敏捷制造模式下的现代质量管理 | 第10-16页 |
·先进制造模式-敏捷制造 | 第10-12页 |
·敏捷制造模式下的质量管理 | 第12-13页 |
·质量管理的沿革及拓展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的设计思路及主要工作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敏捷制造企业质量体系的集成化系统设计 | 第18-28页 |
·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| 第18-20页 |
·ISO9000 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 | 第18-19页 |
·2000 版ISO9000 族标准的新认识 | 第19-20页 |
·基于ISO9000 的集成质量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| 第20-22页 |
·敏捷制造企业的质量流程 | 第20页 |
·系统的开发目标 | 第20-21页 |
·系统的设计原则 | 第21-22页 |
·分布式ISO9000-IQM 系统的框架模型 | 第22-24页 |
·框架模型及特点 | 第22-23页 |
·功能模块 | 第23-24页 |
·信息集成 | 第24页 |
·分布式ISO9000-IQM 系统的软件实现 | 第24-26页 |
·网络结构 | 第24-25页 |
·软件结构 | 第25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基于 INTRANET/EXTRANET/INTERNET 的敏捷制造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| 第28-38页 |
·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和技术现状 | 第28-29页 |
·敏捷制造企业 | 第29-32页 |
·敏捷制造企业 | 第29-30页 |
·基于Multi-Agent 敏捷制造企业的协同组织结构 | 第30-31页 |
·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协同管理 | 第31-32页 |
·敏捷制造质量信息系统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敏捷制造质量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| 第32页 |
·IEI-QIS 质量信息分类 | 第32-33页 |
·IEI-QIS 的可行性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IEI-QIS 系统研究 | 第34-37页 |
·IEI-QIS 系统的建立原则 | 第34页 |
·IEI-QIS 的体系结构 | 第34-35页 |
·IEI-QIS 的功能模型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敏捷制造模式下质量管理技术支持 | 第38-54页 |
·集成质量管理的技术架构 | 第38-46页 |
·技术构造模型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相关的先进制造技术 | 第39-42页 |
·现代质量管理技术 | 第42-44页 |
·制造企业信息化技术 | 第44-46页 |
·集成质量管理的单元技术 | 第46-52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设计的概述 | 第46页 |
·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| 第46-47页 |
·常用的几种实验设计方法 | 第47页 |
·工序能力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47-48页 |
·工序能力指数与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统计过程控制 | 第50-52页 |
·统计过程控制概述 | 第50页 |
·常规控制图的基本原理 | 第50-51页 |
·统计过程控制的应用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五章 质量敏捷属性评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| 第54-66页 |
·敏捷制造模式下的质量决策支持系统 | 第54-56页 |
·企业决策对企业敏捷性的动态影响 | 第54-55页 |
·基于数据仓库的集成质量决策支持系统 | 第55页 |
·集成质量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 | 第55-56页 |
·质量敏捷属性评估模型研究 | 第56-64页 |
·质量敏捷属性评估体系的构造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DEA 原理 | 第57-61页 |
·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 | 第61-62页 |
·评估模型的建立 | 第62-63页 |
·举例分析 | 第63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·总结 | 第66-67页 |
·展望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研究成果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