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山测量数据处理与三维巷道建模方法研究
| 1 绪论 | 第1-16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5页 |
| ·MGIS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| ·测量数据处理模块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| ·可视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| ·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| 2 矿山测量与数据处理 | 第16-26页 |
| ·矿山测量 | 第16-18页 |
| ·井下角度测量 | 第16-17页 |
| ·井下边长测量 | 第17页 |
| ·井下高程测量 | 第17-18页 |
| ·矿山联系测量 | 第18页 |
| ·测量数据处理 | 第18-23页 |
| ·条件平差原理 | 第19页 |
| ·基础方程及其解 | 第19-21页 |
| ·间接平差原理 | 第21页 |
| ·基础方程及其解 | 第21-23页 |
| ·测量平差的数据结构 | 第23-26页 |
| 3 巷道三维模型的建立方法 | 第26-40页 |
| ·巷道三维建模的数据源 | 第26页 |
| ·巷道数据的特点与三维数据模型的选择原则 | 第26-27页 |
| ·巷道数据的特点 | 第27页 |
| ·选择三维数据模型的原则 | 第27页 |
| ·巷道三维元素的拓扑关系及数据结构 | 第27-31页 |
| ·巷道网络的元素 | 第28-29页 |
| ·巷道空间拓扑关系的建立 | 第29-30页 |
| ·巷道元素的数据结构 | 第30-31页 |
| ·三维巷道模拟方法 | 第31-40页 |
| ·巷道断面的数据结构 | 第32-33页 |
| ·巷道中心线的逼近 | 第33-34页 |
| ·巷道断面的加载 | 第34-40页 |
| 4 矿山巷道数据库管理信息模块设计 | 第40-43页 |
| ·ODBC技术的应用研究 | 第40页 |
| ·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结构设计 | 第40-41页 |
| ·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| 第41-42页 |
| ·巷道数据存储设计 | 第42-43页 |
| 5 矿山巷道三维模型的可视化方法 | 第43-53页 |
| ·可视化概述 | 第43-44页 |
| ·可视化定义 | 第43页 |
| ·可视化的基本原理 | 第43-44页 |
| ·三维可视化处理过程 | 第44页 |
| ·真实感图形绘制 | 第44-45页 |
| ·投影与坐标变换 | 第45-47页 |
| ·坐标变换 | 第45-46页 |
| ·OpenGL下的坐标投影 | 第46-47页 |
| ·基于OpenGL的三维模型可视化 | 第47-53页 |
| ·OpenGL的特点 | 第48页 |
| ·OpenGL的工作原理 | 第48-49页 |
| ·基于OpenGL构建三维真实感模型原理 | 第49-50页 |
| ·界面模型可视化的关键问题 | 第50-52页 |
| ·基于OpenGL的三维模型动态显示 | 第52-53页 |
| 6 矿山三维巷道建模与成图实验系统 | 第53-65页 |
| ·实验系统的开发环境 | 第53页 |
| ·实验系统的框架分析与设计 | 第53-55页 |
| ·软件的设计思想、原则与方法 | 第53-54页 |
| ·实验系统的系统构架分析 | 第54-55页 |
| ·实验系统的功能模块 | 第55-65页 |
| ·绘图模块 | 第55页 |
| ·数据库模块 | 第55-56页 |
| ·测量数据的平差计算模块 | 第56-57页 |
| ·数据库管理模块 | 第57-59页 |
| ·巷道显示模块 | 第59-65页 |
| 7 结论 | 第65-67页 |
| ·结论 | 第65页 |
| ·展望 | 第65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| 附录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