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中、老年人问题论文--妇女问题论文

从社会性别视角论我国妇女维权途径的创新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第1章 导论第11-21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1-13页
   ·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·理论视角和研究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社会性别理论第15页
     ·公共政策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·本文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第17-21页
第2章 具社会性别公共政策相关的理论概述第21-27页
   ·社会性别第21页
   ·性别平等:维护妇女权益的价值基础第21-24页
   ·妇女维权的传统途径第24页
   ·通过公共政策实现源头化维权第24-25页
   ·具社会性别的公共政策对妇女维权的意义第25-27页
第3章 我国公共政策中的性别缺失分析第27-44页
   ·我国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的社会性别缺失第27-31页
     ·性别统计工作方面的问题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妇女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的欠缺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地位不高第30-31页
   ·我国现有公共政策实施中的社会性别缺失第31-36页
     ·社会保障政策方面第31-35页
     ·我国司法政策中隐含的性别歧视第35-36页
   ·我国公共政策评估中的社会性别缺失第36-44页
     ·妇女政治权利的保护方面第36-38页
     ·妇女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的保护方面第38-40页
     ·妇女婚姻家庭权益的保护方面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评估方面第42-44页
第4章 提高我国公共政策具社会性别的对策和建议第44-53页
   ·大力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,提升公共政策对社会性别敏感度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建立性别平等指标体系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完善妇女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第45页
   ·注重维护妇女劳动就业权第45-46页
   ·维护妇女社会保障权利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分步骤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着手建立正式的遗属保险制度第47页
     ·完善生育保险政策第47-48页
   ·维护妇女人身权益第48-50页
     ·完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公共政策第48-49页
     ·修改有关法律条文,消除司法政策中的性别歧视第49-50页
   ·加强妇女权益保障工作机制建设第50-51页
     ·提升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地位第50页
     ·提高维权手段的工作效能第50-51页
   ·建立和完善公共政策控制、监督和社会性别评估机制第51-52页
   ·重视女性人力资源能力的开发与建设第52-53页
第5章 结论第53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附录一 1994─2005年中国期刊网妇女维权文章第58-61页
附录二 上海市城镇生育保险政策演变(2001─2006)第61-63页
个人简历 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3页
 个人简历:第63页
 已发表论文:第63页
 研究报告: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实物期权在新兴生物技术管理中的应用
下一篇:大型非锚固储油罐应力分析与抗震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