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地方经济论文

廊坊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

第一章 绪论第1-12页
 §1-1 研究背景第9页
 §1-2 研究的预期价值第9-10页
 §1-3 研究的创新点和技术关键第10页
 §1-4 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第10-12页
第二章 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第12-19页
 §2-1 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第12-13页
 §2-2 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历史第13-14页
 §2-3 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14-15页
 §2-4 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层面第15-17页
  2-4-1 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第15-16页
  2-4-2 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第16页
  2-4-3 呼吁放弃传统的生活方式第16-17页
  2-4-4 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第17页
 §2-5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第17-19页
  2-5-1 科技进步第17页
  2-5-2 法制保障第17页
  2-5-3 公众参与与计划手段第17-18页
  2-5-4 消除贫困第18-19页
第三章 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第19-23页
 §3-1 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综述第19-21页
  3-1-1 国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19-20页
  3-1-2 国内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20-21页
 §3-2 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类型及对比分析第21-22页
  3-2-1 综合性可持续发展指标第21页
  3-2-2 层次结构指标体系第21页
  3-2-3 多维矩阵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第21-22页
 §3-3 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第22-23页
第四章 廊坊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第23-35页
 §4-1 廊坊市概要第23页
 §4-2 评估指标体系选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23-24页
 §4-3 廊坊市可持续系统现状分析第24-29页
  4-3-1 廊坊市人口子系统现状分析第24-25页
  4-3-2 廊坊市资源子系统现状分析第25-26页
  4-3-3 环境子系统第26-27页
  4-3-4 经济子系统第27-28页
  4-3-5 社会子系统第28-29页
 §4-4 廊坊市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的构建第29-35页
  4-4-1 廊坊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第29-30页
  4-4-2 基于领域维的可持续发展第30页
  4-4-3 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及解释第30-35页
第五章 廊坊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证评估第35-57页
 §5-1 评价流程、方法与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5-38页
  5-1-1 评价流程介绍第35-36页
  5-1-2 分析方法介绍第36-38页
  5-1-3 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8页
 §5-2 廊坊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实证分析第38-51页
  5-2-1 经济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分析第39-45页
  5-2-2 人口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分析第45页
  5-2-3 社会发展水平分析第45-46页
  5-2-4 资源发展水平分析第46页
  5-2-5 环境发展水平分析第46-47页
  5-2-6 廊坊市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第47-51页
 §5-3 廊坊市各区县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第51-57页
  5-3-1 聚类分析过程第51-52页
  5-3-2 高发展区域类第52-54页
  5-3-3 中等发展区域类第54-56页
  5-3-4 低发展区类第56-57页
第六章 廊坊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第57-68页
 §6-1 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共性第57-58页
  6-1-1 生产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基础和运动的核心第57页
  6-1-2 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还应当从社会的、道德的和法律的范畴加以规范第57-58页
 §6-2 廊坊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第58-59页
 §6-3 廊坊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第59-60页
  6-2-1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59页
  6-2-2 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第59页
  6-2-3 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第59-60页
  6-2-4 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第60页
 §6-4 廊坊市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第60页
 §6-5 廊坊市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第60-61页
 §6-6 廊坊市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第61-65页
  6-6-1 水资源第61-62页
  6-6-2 土地资源第62页
  6-6-3 矿产资源及能源第62-64页
  6-6-4 林地资源第64-65页
 §6-7 廊坊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第65-68页
  6-7-1 环保工作纳入制度化、法制化的轨道第65-66页
  6-7-2 研究和开发环保科学技术,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第66页
  6-7-3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,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第66页
  6-7-4 推行市场化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运作方式第66页
  6-7-5 依据廊坊市情,定位园林城市第66-68页
第七章 结论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2页
附录A第72-73页
附录B第73-74页
附录C第74-75页
附录D第75-76页
附录E第76-77页
附录F第77-78页
致谢第78-79页
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弱凝胶调驱注入曲线特征分析
下一篇:基于DSP控制的串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