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2页 |
§1-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§1-2 研究的预期价值 | 第9-10页 |
§1-3 研究的创新点和技术关键 | 第10页 |
§1-4 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| 第10-12页 |
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 | 第12-19页 |
§2-1 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 | 第12-13页 |
§2-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历史 | 第13-14页 |
§2-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| 第14-15页 |
§2-4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层面 | 第15-17页 |
2-4-1 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| 第15-16页 |
2-4-2 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 | 第16页 |
2-4-3 呼吁放弃传统的生活方式 | 第16-17页 |
2-4-4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| 第17页 |
§2-5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| 第17-19页 |
2-5-1 科技进步 | 第17页 |
2-5-2 法制保障 | 第17页 |
2-5-3 公众参与与计划手段 | 第17-18页 |
2-5-4 消除贫困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| 第19-23页 |
§3-1 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综述 | 第19-21页 |
3-1-1 国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| 第19-20页 |
3-1-2 国内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| 第20-21页 |
§3-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类型及对比分析 | 第21-22页 |
3-2-1 综合性可持续发展指标 | 第21页 |
3-2-2 层次结构指标体系 | 第21页 |
3-2-3 多维矩阵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| 第21-22页 |
§3-3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| 第22-23页 |
第四章 廊坊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 | 第23-35页 |
§4-1 廊坊市概要 | 第23页 |
§4-2 评估指标体系选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| 第23-24页 |
§4-3 廊坊市可持续系统现状分析 | 第24-29页 |
4-3-1 廊坊市人口子系统现状分析 | 第24-25页 |
4-3-2 廊坊市资源子系统现状分析 | 第25-26页 |
4-3-3 环境子系统 | 第26-27页 |
4-3-4 经济子系统 | 第27-28页 |
4-3-5 社会子系统 | 第28-29页 |
§4-4 廊坊市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的构建 | 第29-35页 |
4-4-1 廊坊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| 第29-30页 |
4-4-2 基于领域维的可持续发展 | 第30页 |
4-4-3 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及解释 | 第30-35页 |
第五章 廊坊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证评估 | 第35-57页 |
§5-1 评价流程、方法与评价模型的建立 | 第35-38页 |
5-1-1 评价流程介绍 | 第35-36页 |
5-1-2 分析方法介绍 | 第36-38页 |
5-1-3 评价模型的建立 | 第38页 |
§5-2 廊坊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| 第38-51页 |
5-2-1 经济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分析 | 第39-45页 |
5-2-2 人口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分析 | 第45页 |
5-2-3 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| 第45-46页 |
5-2-4 资源发展水平分析 | 第46页 |
5-2-5 环境发展水平分析 | 第46-47页 |
5-2-6 廊坊市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 | 第47-51页 |
§5-3 廊坊市各区县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 | 第51-57页 |
5-3-1 聚类分析过程 | 第51-52页 |
5-3-2 高发展区域类 | 第52-54页 |
5-3-3 中等发展区域类 | 第54-56页 |
5-3-4 低发展区类 | 第56-57页 |
第六章 廊坊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| 第57-68页 |
§6-1 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共性 | 第57-58页 |
6-1-1 生产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基础和运动的核心 | 第57页 |
6-1-2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还应当从社会的、道德的和法律的范畴加以规范 | 第57-58页 |
§6-2 廊坊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| 第58-59页 |
§6-3 廊坊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| 第59-60页 |
6-2-1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| 第59页 |
6-2-2 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| 第59页 |
6-2-3 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| 第59-60页 |
6-2-4 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| 第60页 |
§6-4 廊坊市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| 第60页 |
§6-5 廊坊市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| 第60-61页 |
§6-6 廊坊市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| 第61-65页 |
6-6-1 水资源 | 第61-62页 |
6-6-2 土地资源 | 第62页 |
6-6-3 矿产资源及能源 | 第62-64页 |
6-6-4 林地资源 | 第64-65页 |
§6-7 廊坊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| 第65-68页 |
6-7-1 环保工作纳入制度化、法制化的轨道 | 第65-66页 |
6-7-2 研究和开发环保科学技术,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| 第66页 |
6-7-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,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| 第66页 |
6-7-4 推行市场化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运作方式 | 第66页 |
6-7-5 依据廊坊市情,定位园林城市 | 第66-68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2页 |
附录A | 第72-73页 |
附录B | 第73-74页 |
附录C | 第74-75页 |
附录D | 第75-76页 |
附录E | 第76-77页 |
附录F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