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6页 |
| §1.1 细纱机简介 | 第10-12页 |
| ·细纱机的任务和工艺流程 | 第10页 |
| ·细纱机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| 第10-12页 |
| §1.2 直流无刷电机简介 | 第12-14页 |
| §1.3 课题来源及性质 | 第14页 |
| §1.4 课题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§1.5 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5-16页 |
| 第二章 细纱机的工艺原理与电气控制 | 第16-30页 |
| §2.1 细纱机的工艺配置与工艺计算 | 第16-24页 |
| ·牵伸基本工艺 | 第16-17页 |
| ·牵伸工艺配置的可靠性 | 第17-18页 |
| ·牵伸机构的性能要求 | 第18页 |
| ·加捻卷绕工艺 | 第18-21页 |
| ·传统细纱机的工艺计算 | 第21-24页 |
| §2.2 细纱机传动基本原理 | 第24-26页 |
| ·细纱机的传动路线 | 第24-25页 |
| ·细纱机的牵伸调整 | 第25-26页 |
| §2.3 细纱机电气控制原理与设计 | 第26-30页 |
| ·控制原理 | 第26-27页 |
| ·控制系统构成 | 第27-30页 |
| 第三章 直流无刷电机基本原理分析 | 第30-39页 |
| §3.1 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| 第30-34页 |
| ·基本工作原理 | 第30-33页 |
| ·电机结构 | 第33-34页 |
| §3.2 直流无刷电动机的运行特性和传递函数 | 第34-38页 |
| §3.3 直流无刷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特点 | 第38-39页 |
| 第四章 无刷电机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| 第39-54页 |
| §4.1 系统结构 | 第39-40页 |
| §4.2 DSP控制芯片简介 | 第40-43页 |
| ·数字信号处理器(Digital Signal Processor)概述 | 第40-41页 |
| ·TMS320家族简介 | 第41-42页 |
| ·TMS320LF2407芯片功能特点 | 第42-43页 |
| §4.3 霍尔型转子位置传感器及其检测电路的设计 | 第43-47页 |
| ·霍尔元件简介 | 第43-44页 |
| ·检测电路的设计 | 第44-47页 |
| §4.4 PWM脉宽调制技术原理 | 第47-49页 |
| ·基本原理 | 第47页 |
| ·PWM波形的产生 | 第47-49页 |
| §4.5 IGBT逆变单元的设计 | 第49-52页 |
| ·IGBT简介 | 第49页 |
| ·智能功率模块IPM特点 | 第49-50页 |
| ·IPM模块的应用 | 第50-52页 |
| §4.6 串行通讯接口设计 | 第52-54页 |
| 第五章 无刷电机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| 第54-65页 |
| §5.1 系统软件设计要求 | 第54页 |
| §5.2 DSP软件开发介绍 | 第54-57页 |
| ·COFF文件概述 | 第54-55页 |
| ·程序模块之间参数的传递 | 第55-56页 |
| ·宏代码的定义 | 第56-57页 |
| §5.3 DSP控制器的中断 | 第57页 |
| §5.4 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| 第57-64页 |
| ·DSP的程序编写 | 第57-58页 |
| ·主程序设计 | 第58-60页 |
| ·转子位置检测模块 | 第60-61页 |
| ·换向控制模块 | 第61-62页 |
| ·PWM波形生成模块 | 第62-64页 |
| §5.5 串行通讯的实现 | 第64-65页 |
| 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65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69页 |
|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