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6-9页 |
| 前言 | 第9-14页 |
| 试验一:粪肠球菌对小鼠致病性及毒力的测定 | 第14-17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14页 |
| ·菌株 | 第14页 |
| ·培养基 | 第14页 |
| ·细菌的培养与收集 | 第14页 |
| ·不同接种途径易感性的测定 | 第14页 |
| ·粪肠球菌对小鼠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| 第14页 |
| ·细菌及抗体的检测 | 第14页 |
| 2 结果 | 第14-16页 |
| ·临床症状与剖解变化 | 第14-15页 |
| ·不同接种途径的死亡率 | 第15页 |
| ·粪肠球菌对小鼠的 LD50 的测定 | 第15页 |
| ·细菌的分离结果 | 第15-16页 |
| ·抗体的检测 | 第16页 |
| 3 分析 | 第16-17页 |
| 试验二:粪肠球菌感染小白鼠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| 第17-24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17页 |
| ·菌株 | 第17页 |
| ·培养基 | 第17页 |
| ·细菌的培养 | 第17页 |
| ·接种途径及方法 | 第17页 |
| ·组织器官的采集及病理切片的制备 | 第17页 |
| 2 结果 | 第17-23页 |
| ·光学显微镜下感染小鼠组织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| 第17-19页 |
| ·电子显微镜下超微切片中感染小鼠组织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| 第19-23页 |
| 3 讨论 | 第23-24页 |
| 试验三:粪肠球菌在感染小鼠体内的分布 | 第24-27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·菌株 | 第24页 |
| ·培养基 | 第24页 |
| ·细菌的培养 | 第24页 |
| ·接种途径及方法 | 第24页 |
| ·感染小鼠体内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| 第24页 |
| ·粪肠球菌在小白鼠体内的分布情况 | 第24-25页 |
| 2 结果与讨论 | 第25-27页 |
| ·结果 | 第25页 |
| ·讨论 | 第25-27页 |
| 试验四:粪肠球菌感染小鼠抗体的消长规律 | 第27-31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27页 |
| ·材料 | 第27页 |
| ·方法 | 第27页 |
| 2. 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1页 |
| ·结果 | 第27-30页 |
| ·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1-36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36-37页 |
| 致谢 | 第37-38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38-39页 |
| 导师评阅表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