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绪论 | 第8-24页 |
一、问题和选题 | 第8-12页 |
(一) 问题产生的背景 | 第8-9页 |
(二) 有关选题的一些思考 | 第9-12页 |
二、内容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一)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2-13页 |
(二) 研究的基本意义 | 第13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3-24页 |
第一部分 革命文化下的美术市场(1949年-1978年) | 第24-51页 |
(一) 新美术生产体系 | 第24-31页 |
1、组织机构的建立 | 第24-29页 |
2、美术创作干部体制的完 | 第29-30页 |
3、新生产体系的特征 | 第30-31页 |
(二) 大众美术市场的主导地位 | 第31-43页 |
1、背景和特征 | 第31-32页 |
2、大众美术市场的环节 | 第32-38页 |
3、年画、连环画、宣传画 | 第38-43页 |
(三) 专业美术市场的生存状态 | 第43-51页 |
1、背景和特征 | 第43-44页 |
2、琉璃厂与荣宝斋 | 第44-46页 |
3、市场的交易情况 | 第46-51页 |
第二部分 社会转型中的美术市场(1979年-2005年) | 第51-92页 |
(一) 大众美术市场的自我演变 | 第51-65页 |
1、背景和特征 | 第51-53页 |
2、传统大众美术形式的演变 | 第53-63页 |
3、新媒介对大众美术市场的影响 | 第63-65页 |
(二) 专业美术市场的迅速发展 | 第65-92页 |
1、背景和特征 | 第65-67页 |
2、破冰与新兴 | 第67-68页 |
3、画廊、拍卖和艺术博览会 | 第68-76页 |
4、画家、投资者和经纪人 | 第76-85页 |
5、从圆明园到798 | 第85-89页 |
6、古玩市场的发展 | 第89-92页 |
结论 | 第92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位论文目录 | 第96-97页 |
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审查表 | 第97-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