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生物工程学(生物技术)论文--酶工程论文

双酶体系的共固定化及其动力学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符号说明第12-14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4-33页
   ·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酶类简介第14页
     ·酶的催化特性第14-15页
     ·酶催化动力学的发展第15页
   ·固定化酶第15-25页
     ·固定化酶的发展史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第16-19页
     ·固定化酶的新方法第19-22页
     ·多酶体系的共固定化第22-25页
   ·酶反应动力学第25-31页
     ·单底物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第25-29页
     ·固定化酶反应动力学第29-31页
   ·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31-33页
第二章 α-淀粉酶和糖化酶的理化性质研究第33-41页
   ·前言第33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3-36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33-34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34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34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36-40页
     ·葡萄糖标准曲线第36页
     ·牛血清清蛋白标准曲线第36-37页
     ·α-淀粉酶和糖化酶的理化性质第37-40页
   ·小结第40-41页
第三章 双酶共固定化体系的研究第41-63页
   ·前言第41-42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42-44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42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42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42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42-4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4-61页
     ·硅藻土共固定化双酶体系条件的确立第44-49页
     ·海藻酸钙共固定化双酶体系条件的确立第49-53页
     ·硅藻土共固定化双酶体系的理化性质第53-56页
     ·海藻酸钙共固定化双酶的理化性质第56-58页
     ·两种共固定化双酶体系稳定性的比较第58-61页
   ·小结第61-63页
第四章 共固定化酶的动力学研究第63-82页
   ·前言第63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63-64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63-64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64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64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6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4-80页
     ·共固定化酶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64-74页
     ·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第74-77页
     ·扩散控制的判定第77-78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的比较第78-80页
   ·小结第80-82页
总结第82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8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8-89页
致谢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915MHz远距离非接触IC卡读写系统的研究
下一篇:当代中国权力观变迁与偏差的理论思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