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 言 | 第1页 |
第一章 移动电子政务的产生和发展 | 第6-16页 |
第一节 电子政务和移动电子政务 | 第6-8页 |
一、 电子政务和移动电子政务的概念 | 第6-7页 |
二、 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| 第7-8页 |
第二节 移动电子政务的主要优势 | 第8-10页 |
一、 摆脱地域限制,实现真正的移动办公 | 第8页 |
二、 转换工作模式,提高工作效率 | 第8-9页 |
三、 节省办公费用,降低公众成本 | 第9-10页 |
第三节 移动电子政务的作用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一、 一般政府发展电子政务和移动电子政务的作用和意义 | 第10页 |
二、 我国政府发展电子政务和移动电子政务的作用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三、 移动电子政务的总服务目标 | 第11页 |
第四节 移动电子政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1-16页 |
一、 国外政府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| 第11-13页 |
二、 国内政府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| 第13-16页 |
第二章 移动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及其应用 | 第16-21页 |
第一节 移动电子政务的系统框架 | 第16-17页 |
一、 移动网络设施 | 第16-17页 |
二、 移动中间件 | 第17页 |
三、 移动用户设施 | 第17页 |
四、 移动政务应用 | 第17页 |
第二节 移动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 | 第17-21页 |
一、 政府机关内部实现的无缝漫游移动办公(G2G) | 第17-18页 |
二、 政府机关与企业之间的移动政务(G2B) | 第18-19页 |
三、 政府对公众的移动政务(G2C)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移动电子政务的主要基础技术 | 第21-26页 |
第一节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| 第21-22页 |
一、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(1G) | 第21页 |
二、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(2G) | 第21-22页 |
三、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(3G) | 第22页 |
第二节 通用分组无限业务(GPRS) | 第22-23页 |
一、 GPRS的定义 | 第22-23页 |
二、 GPRS的系统原理 | 第23页 |
三、 GPRS的主要特点 | 第23页 |
第三节 无线应用协议(WAP) | 第23-26页 |
一、 WAP的定义 | 第23-24页 |
二、 WAP的特性 | 第24页 |
三、 WAP规范 | 第24页 |
四、 WAP的组成 | 第24-26页 |
第四章 短信政务办公系统--浙江省某县SMSGOV系统 | 第26-30页 |
第一节 总体设计 | 第26-27页 |
一、 系统背景 | 第26页 |
二、 可行性分析 | 第26-27页 |
三、 系统建设目标 | 第27页 |
四、 系统建设原则 | 第27页 |
第二节 设计思想 | 第27-30页 |
一、 基本设计原则 | 第27-29页 |
二、 政府三大业务平台之一 | 第29页 |
三、 一套系统、全县使用 | 第29-30页 |
第五章 短信政务办公系统前台设计 | 第30-38页 |
第一节 网站设计 | 第30-31页 |
一、 域名和登录入口 | 第30页 |
二、 短信政务网设计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具体功能设计 | 第31-38页 |
第六章 短信系统后台详细设计 | 第38-49页 |
第一节 系统整体设计 | 第38-45页 |
一、 逻辑设计 | 第38-40页 |
二、 数据库设计 | 第40-42页 |
三、 物理设计 | 第42-45页 |
第二节 短信政务公告模块设计 | 第45-49页 |
一、 逻辑设计 | 第45-48页 |
二、 代码实现 | 第48-49页 |
第七章 移动电子政务应用中涉及的其他问题 | 第49-53页 |
第一节 移动电子政务的安全性问题 | 第49-51页 |
一、 系统内部的攻击问题 | 第49-50页 |
二、 移动用户与内网的通信问题 | 第50页 |
三、 改进方案--核心网技术的引进 | 第50-51页 |
第二节 移动电子政务的数据同步问题 | 第51-52页 |
一、 移动政务存在的数据同步问题 | 第51页 |
二、 基于SyncML的移动电子政务数据同步中心模型 | 第51-52页 |
第三节 移动电子政务与企业CRM、ERP管理系统的整合 | 第52-53页 |
结 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5页 |
致 谢 | 第55-56页 |
附 录 | 第56-86页 |
附录一:数据库表结构 | 第56-58页 |
附录二:短信政务公告模块中构成操作界面的JSP编码 | 第58-63页 |
附录三:短信政务公告模块中adminManager的代码实现 | 第63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