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性能测试仪设计方法的分析与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3页 |
·性能测试的应用背景 | 第8-9页 |
·性能测试仪的研发现状 | 第9-11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贡献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对象与目的 | 第11页 |
·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| 第11页 |
·论文的主要贡献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性能测试模型的研究 | 第13-23页 |
·本章引论 | 第13页 |
·性能测试的基本结构 | 第13-17页 |
·性能测试的统计量 | 第14-15页 |
·性能测试的过程 | 第15-16页 |
·性能测试系统的结构 | 第16-17页 |
·性能测试的一般模型 | 第17-20页 |
·流量发生设备 | 第18-19页 |
·测试统计设备 | 第19-20页 |
·监管设备 | 第20页 |
·模型的适用性 | 第20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性能测试仪设计的功能原理 | 第23-32页 |
·本章引论 | 第23页 |
·性能测试仪的功能参考模型 | 第23-26页 |
·数据平面 | 第24-25页 |
·控制平面 | 第25-26页 |
·监管平面 | 第26页 |
·测试仪功能实现中的设计要点 | 第26-29页 |
·高速的流量生成与处理 | 第26-27页 |
·流量模型的支持 | 第27-28页 |
·多个测试端口间的同步 | 第28-29页 |
·测试仪设计中的功能指标 | 第29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性能测试仪的体系结构设计 | 第32-41页 |
·本章引论 | 第32页 |
·典型的体系结构 | 第32-35页 |
·单处理器结构 | 第32-33页 |
·基于总线的并行处理器结构 | 第33-34页 |
·基于网络控制的并行处理器结构 | 第34-35页 |
·体系结构的比较 | 第35-37页 |
·体系结构的功能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体系结构设计的硬件支持 | 第38-40页 |
·测试仪的硬件结构设计 | 第38-39页 |
·测试仪的网络接口技术 | 第39页 |
·测试仪的扩展 | 第39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5章 性能测试仪部分模块的设计 | 第41-58页 |
·本章引论 | 第41-42页 |
·10G 端口性能测试仪的总体结构 | 第42-45页 |
·性能测试仪的工作流程 | 第45-46页 |
·10G 光端口模块 | 第46-53页 |
·模块概要 | 第46-47页 |
·模块的功能 | 第47-49页 |
·模块的电路接口 | 第49-50页 |
·模块的驱动控制 | 第50-53页 |
·测试仪的软硬件接口 | 第53-55页 |
·CPU 控制系统的BSP | 第53-54页 |
·各模块的软硬件接口函数 | 第54-55页 |
·同步电路 | 第55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6章 性能测试中流抽样方法的应用 | 第58-68页 |
·本章引论 | 第58页 |
·高速测试中的问题 | 第58-59页 |
·实时性 | 第58页 |
·缓存容量限制 | 第58-59页 |
·流抽样方法在性能测试模型中的应用 | 第59-60页 |
·流抽样方法在性能测试仪中的实现 | 第60-65页 |
·流量发生模块对“流”的支持 | 第60-63页 |
·测试统计模块中“流”统计与报文抽样的实现 | 第63-65页 |
·流抽样方法的实验分析 | 第65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7章 结束语 | 第68-72页 |
·研究总结 | 第68页 |
·进一步的研究 | 第68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
声 明 | 第72-73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