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经典社会主义: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相统一的理论模式 | 第1-15页 |
(一) 马克思对增长与分配关系的概述 | 第7页 |
(二) 资本主义社会增长与分配的关系 | 第7-12页 |
1.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增长与分配关系的批判 | 第8-10页 |
2. 资本主义社会增长与分配关系的发展 | 第10-12页 |
(三) 经典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构想 | 第12-15页 |
1. 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 | 第12-13页 |
2. 增长与分配相统一的实现条件 | 第13-15页 |
二 社会主义历史变迁: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相结合的艰难探索 | 第15-27页 |
(一) 历史前提与理论模式之间的反差 | 第15-17页 |
(二)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初步探索 | 第17-25页 |
1. 列宁对社会主义国家增长与分配关系的认识 | 第17-20页 |
2. 斯大林模式对社会主义国家增长与分配关系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3.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增长与分配关系的特点 | 第22-25页 |
(三) 对增长与分配发展战略的历史反思 | 第25-27页 |
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:增长与分配关系的当代思考 | 第27-51页 |
(一) 实证描述和原因分析 | 第27-36页 |
1.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变动关系 | 第28-31页 |
2. 改革以来我国增长与分配关系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| 第31-36页 |
(二) 政策选择和思路调整 | 第36-40页 |
1.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 | 第36-37页 |
2. 在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逐步结合中改善增长与分配的关系 | 第37-38页 |
3. 调整我国增长与分配关系的具体措施 | 第38-40页 |
(三) 目标定位和前景展望 | 第40-51页 |
1.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| 第40-42页 |
2. 实现全面小康是分配调节与增长推动的双重任务 | 第42-43页 |
3. 在增长与分配的协调发展中走向共同富裕 | 第43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