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玉米(玉蜀黍)论文

保护性耕作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特性与春玉米生长发育研究

第一章 绪论第1-21页
 1.1 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第7-15页
  1.1.1 保护性耕作定义第7-8页
  1.1.2 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第8-10页
  1.1.3 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生物学研究第10-11页
  1.1.4 保护性耕作主要农机具第11-12页
  1.1.5 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作物高产、经济效益研究第12-13页
  1.1.6 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第13页
  1.1.7 保护性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3-14页
  1.1.8 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与推广应用前景第14-15页
 1.2 本项研究意义与内容第15-18页
  1.2.1 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1.2.2 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1.2.3 技术路线第17-18页
 1.3 试验设计与方法第18-21页
  1.3.1 试验区基本情况第18页
  1.3.2 试验设计第18页
  1.3.3 试验材料第18页
  1.3.4 施肥量计算与施肥模式确立第18-19页
  1.3.5 主要测定与调查项目第19-20页
  1.3.6 试验结果分析方法第20-21页
第二章 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分析第21-33页
 2.1 土壤 N、P、K等有效养分比较分析第21-24页
  2.1.1 土壤碱解氮比较分析第21-22页
  2.1.2 土壤速效磷比较分析第22-23页
  2.1.3 土壤速效钾比较分析第23-24页
 2.2 土壤有机质变化比较分析第24-26页
 2.3 土壤碳氮比分析第26-27页
 2.4 不同时期土壤容重分析第27-28页
 2.5 不同时期土壤温度分析第28-31页
 2.6 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分析第31-33页
第三章 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玉米生长发育、产量形成研究第33-42页
 3.1 不同时期叶面积指数比较分析第33-34页
 3.2 不同时期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比较分析第34-35页
 3.3 玉米气生根数量比较分析第35-36页
 3.4 产量结果与分析第36-39页
 3.5 经济效益分析第39-42页
第四章 结论与讨论第42-46页
 4.1 结论第42-44页
 4.2 讨论第44-46页
  4.2.1 开展保护性耕作进一步研究第44-45页
  4.2.2 试验、示范、推广有效结合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9页
作者简介第49-50页
致谢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潍坊城市地震活动断层三维精确定位方法研究
下一篇:黑龙江省大豆根瘤菌复合颗粒肥的研制及其应用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