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 | 第1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一、抵押权概述 | 第10-23页 |
(一) 抵押和抵押权的含义 | 第10-13页 |
(二) 抵押权制度的理论剖析 | 第13-21页 |
1. 抵押权的本质 | 第13-19页 |
2. 抵押权的特性 | 第19-21页 |
(三) 抵押权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| 第21-23页 |
二、抵押期间及现行各国(地区)抵押期限的不同立法 | 第23-30页 |
(一) 抵押期间的概念 | 第23-25页 |
(二) 现行各国(地区)抵押期限的不同立法介绍和比较 | 第25-30页 |
1. 日本立法例 | 第25页 |
2. 德国立法例 | 第25-26页 |
3. 法国立法例 | 第26页 |
4. 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例 | 第26-27页 |
5. 我国对此相关现行立法规定及检索 | 第27-30页 |
三、我国立法体系应当采纳和确立的规范制度 | 第30-40页 |
(一) 目前理论界对确立抵押期限存在的不同观点 | 第30-31页 |
(二) 我国立法体系应当建立和制定明确的抵押期限和除斥期间制度 | 第31-34页 |
(三) 法定的抵押期限可否参考适用担保法中关于保证期限的规定 | 第34-40页 |
1. 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 | 第35-37页 |
2.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 | 第37-40页 |
四、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对确立我国抵押期间制度的几点设想 | 第40-45页 |
(一) 担保抵押期间与诉讼时效期间的关系 | 第40-41页 |
(二) 抵押期间应为除斥期间 | 第41-42页 |
(三) 约定抵押期间的限制 | 第42-43页 |
(四) 抵押期间的起算点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7页 |
主要参考书目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