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论文选题的目的及其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0-12页 |
·相关术语和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| 第12-14页 |
·相关术语 | 第12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| 第12-14页 |
2 阈下信道的历史背景及基本理论 | 第14-25页 |
·阈下信道理论的起源 | 第14-19页 |
·阈下信道产生的历史背景 | 第14-17页 |
·阈下信道的基本知识 | 第17-19页 |
·公开密钥密码学简介 | 第19-21页 |
·阈下信道的基本原理 | 第21-24页 |
·阈下信道的基本协议 | 第21-22页 |
·阈下信道的一般模型 | 第22-23页 |
·阈下信道的存在机理 | 第23页 |
·阈下信道与一般隐蔽信道的区别 | 第23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3 数字签名标准(DSS)中的阈下信道 | 第25-32页 |
·数字签名的形式化定义及性质 | 第25-27页 |
·形式化定义 | 第25页 |
·数字签名的性质 | 第25-27页 |
·DSA 签名方案 | 第27-28页 |
·ElGamal 签名方案 | 第27-28页 |
·DSA 描述 | 第28页 |
·DSA 中的阈下信道 | 第28-30页 |
·ElGamal 签名方案中的阈下信道 | 第28-29页 |
·DSA 中的窄带阈下信道 | 第29-30页 |
·DSA 中的宽带阈下信道 | 第30页 |
·牛顿信道 | 第30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4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(ECDSA)中的阈下信道 | 第32-38页 |
·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| 第32-35页 |
·椭圆曲线加密算法简介 | 第32页 |
·椭圆曲线加密算法ECC 与RSA 的对比 | 第32-35页 |
·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(ECDSA) | 第35-36页 |
·主要参数的选择 | 第35页 |
·签名产生和验证 | 第35-36页 |
·ECDSA 中的阈下信道 | 第36-37页 |
·ECDSA 中的窄带阈下信道 | 第36页 |
·ECDSA 中的宽带阈下信道 | 第36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5 ESIGN 签名方案中的阈下信道 | 第38-44页 |
·ESIGN 签名方案 | 第38-39页 |
·初始化 | 第38页 |
·签名的产生和验证 | 第38-39页 |
·ESIGN 签名方案中的阈下信道 | 第39-40页 |
·一种新的阈下信道 | 第40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6 封闭阈下信道的几种方法 | 第44-51页 |
·封闭阈下信道的几种典型方案 | 第44-47页 |
·签名者无权选择会话密钥k 的方案 | 第44-45页 |
·Simmons 的方案以及由此产生的“布谷鸟信道” | 第45页 |
·基于分割选择法的阈下信道封闭方案 | 第45-46页 |
·基于数据转换的阈下信道封闭方案 | 第46-47页 |
·封闭阈下信道的两种新方案 | 第47-49页 |
·基于零知识证明协议的阈下信道封闭方案 | 第47-48页 |
·基于可转换协议的阈下信道封闭方案 | 第48-49页 |
·一种完全封闭阈下信道的方案 | 第49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7 结束语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8页 |
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8-59页 |
独创性声明 | 第59页 |
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