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前言 | 第1-8页 |
| 1.百色市概况和地理环境 | 第8-10页 |
| 2.百色市杧果生产现状 | 第10-19页 |
| ·国内外杧果生产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·百色市杧果生产现状 | 第11-19页 |
| 3.百色市杧果生产存在的问题 | 第19-33页 |
| ·对基地建设的科学指导不足,有盲目发展的倾向 | 第20-22页 |
| ·资金投入不足,果园基础设施差 | 第22-23页 |
| ·品种结构不合理,品种更新慢,优质适销良种占有率较低 | 第23-26页 |
| ·果农科学种果水平普遍低,科学种果意识不强,果园管理粗放,低产改造进展慢 | 第26-28页 |
| ·杧果成熟季节过于集中、销售渠道不畅、果园管理水平低或是过早采收质量下降,使销售价格急剧下降 | 第28-30页 |
| ·对杧果鲜果贮藏加工水平低 | 第30-31页 |
| ·社会化服务跟不上 | 第31-33页 |
| 4.发展对策 | 第33-48页 |
| ·迅速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,实现杧果生产产业化 | 第33-35页 |
| ·创立百色市"名牌"杧果,促进生产的良性发展 | 第35-37页 |
| ·加大资金投入,以抓低改为突破口,提高果园管理水平 | 第37-43页 |
| ·充分利用百色右江河谷温光资源,加快引进新品种步伐,稳定和适当扩大杧果种植面积 | 第43-45页 |
| ·探索立体种养模式,增加果农的收入 | 第45页 |
| ·加大杧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和深加工力度,提高杧果附加值 | 第45-48页 |
| 结语 | 第48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| 致谢 | 第54-55页 |
| 附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目录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