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引言 | 第1-10页 |
| 一、民族凝聚力的内涵与功能 | 第10-15页 |
| (一) 民族凝聚力的科学内涵 | 第10-13页 |
| 1、民族凝聚力含义的不同界定 | 第10-11页 |
| 2、民族凝聚力的内在结构 | 第11-12页 |
| 3、民族凝聚力本质上是精神文化力量 | 第12-13页 |
| (二) 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与功能 | 第13-15页 |
| 1、民族凝聚力的基本作用与功能 | 第13-14页 |
| 2、民族凝聚力的现实作用与功能 | 第14-15页 |
| 二、民族凝聚力:具有硬作用的软国力 | 第15-33页 |
| (一) 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灵魂 | 第15-28页 |
| 1、综合国力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| 第16-20页 |
| 2、民族凝聚力:软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| 第20-28页 |
| (二) 民族凝聚力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强大动力 | 第28-33页 |
| 1、维系作用 | 第29页 |
| 2、鼓舞和激励作用 | 第29-31页 |
| 3、协调、整合作用 | 第31-32页 |
| 4、抗拒外部压力、抵御外辱的作用 | 第32-33页 |
| 三、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我国和平发展的动力 | 第33-40页 |
| (一) 中华民族凝聚力 | 第35-37页 |
| 1、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同界定 | 第35页 |
| 2、中华民族凝聚力是重要的精神力量 | 第35-37页 |
| (二)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,全面提高我国综合国力,推动我国实现和平发层 | 第37-40页 |
| 1、中国“和平发展道路”的内涵 | 第37-38页 |
| 2、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,推动我国实现和平发展 | 第38-40页 |
| 结语 | 第40-41页 |
| 注释 | 第41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