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| 第11-14页 |
1.1.1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瓶颈 | 第12页 |
1.1.2 我国的能源消耗更加惊人 | 第12-13页 |
1.1.3 建筑能耗占总能源消耗的很大比重 | 第13页 |
1.1.4 我国建筑能耗与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的对比 | 第13-14页 |
1.2 我国节能建筑墙体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| 第14-17页 |
1.2.1 发展现状与历程 | 第14-15页 |
1.2.2 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7页 |
1.2.2.1 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| 第15页 |
1.2.2.2 缺乏相应成熟的高效节能墙体技术产品 | 第15-16页 |
1.2.2.3 缺乏成熟的墙体节能检测体系 | 第16页 |
1.2.2.4 建筑师缺乏完整可操作性强的墙体节能手段 | 第16-17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目的 | 第17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框架 | 第17-19页 |
1.4.1 本文研究的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.1.1 科学的试验方法 | 第17页 |
1.4.1.2 图标模型的方法 | 第17页 |
1.4.1.3 系统分析的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.1.4 归纳综合的方法 | 第18页 |
1.4.2 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墙体的设计方法与过程 | 第19-34页 |
2.1 夏热冬冷地区的区域,气候特点 | 第19-24页 |
2.1.1 夏热冬冷地区范围的界定 | 第19-20页 |
2.1.2 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 | 第20-22页 |
2.1.3 夏热冬冷地区的室内热环境 | 第22-23页 |
2.1.4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的预测 | 第23页 |
2.1.5 夏热冬冷地区实施建筑节能的综合效益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1.5.1 为居民创造宜人的室内热环境 | 第23页 |
2.1.5.2 增强业主的投资信心,保持住宅的长远价值 | 第23-24页 |
2.1.5.3 减少住宅建筑的能耗,减少运行费用 | 第24页 |
2.1.5.4 促进住宅产业的升级换代 | 第24页 |
2.1.5.5 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环境 | 第24页 |
2.2 节能墙体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| 第24-27页 |
2.2.1 计算模型 | 第24-25页 |
2.2.1.1 恒定热作用 | 第25页 |
2.2.1.2 周期热作用 | 第25页 |
2.2.2 节能建筑设计要点 | 第25-27页 |
2.2.2.1 选择合理的建筑体形和平面形式 | 第25-26页 |
2.2.2.2 注重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| 第26页 |
2.2.2.3 充分利用太阳能和自然通风 | 第26-27页 |
2.3 墙体的保温隔热 | 第27-28页 |
2.3.1 墙体的能耗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3.2 保温与隔热的区别 | 第28页 |
2.3.2.1 传热过程计算方法不同 | 第28页 |
2.3.2.2 评价指标不同 | 第28页 |
2.3.2.3 构造措施不同 | 第28页 |
2.4 节能墙体的设计过程 | 第28-31页 |
2.4.1 确定设计要求 | 第28-29页 |
2.4.2 计算保温材料的热阻和热惰性指标 | 第29页 |
2.4.3 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和传热系数 | 第29-30页 |
2.4.4 计算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 | 第30页 |
2.4.5 计算围护结构的外墙主体部位的热惰性指标 | 第30页 |
2.4.6 进行分析比较 | 第30-31页 |
2.5 长沙地区的一个计算实例 | 第31-34页 |
2.5.1 计算依据 | 第31页 |
2.5.2 计算过程和验证 | 第31-34页 |
第3章 节能墙体的构造 | 第34-50页 |
3.1 墙体保温形式的分类 | 第34-37页 |
3.1.1 单一材料墙 | 第34-35页 |
3.1.2 内保温墙 | 第35页 |
3.1.3 外保温墙 | 第35-36页 |
3.1.4 夹芯保温墙 | 第36-37页 |
3.1.5 小结 | 第37页 |
3.2 国内外节能墙体实例分析 | 第37-42页 |
3.2.1 国外的节能墙体 | 第37-39页 |
3.2.2 国内的节能墙体 | 第39-42页 |
3.3 节能墙体材料的选择 | 第42-45页 |
3.3.1 结构材料的选择 | 第42-44页 |
3.3.3.1 墙体材料的分类 | 第42-43页 |
3.3.3.2 墙体材料的选用原则 | 第43-44页 |
3.3.2 保温材料的选择 | 第44-45页 |
3.3.2.1 保温材料的分类 | 第44页 |
3.3.2.2 保温材料的选用原则 | 第44-45页 |
3.3.3 组合分析 | 第45页 |
3.4 墙体节能要注意的问题 | 第45-50页 |
3.4.1 热桥 | 第46页 |
3.4.2 防潮与结露 | 第46-47页 |
3.4.3 防火 | 第47-48页 |
3.4.4 强度与稳定性 | 第48-50页 |
3.4.4.1 热应力 | 第48页 |
3.3.4.2 风压 | 第48页 |
3.3.4.3 地震力 | 第48-49页 |
3.3.4.4 国家标准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墙体节能系统的保障措施与经济评价 | 第50-57页 |
4.1 保障措施 | 第50-52页 |
4.1.1 规划设计阶段 | 第50-51页 |
4.1.2 工程施工阶段 | 第51页 |
4.1.3 使用阶段 | 第51-52页 |
4.2 经济评价 | 第52-57页 |
4.2.1 “A”值法 | 第52页 |
4.2.2 “A”值法应用实例 | 第52-53页 |
4.2.3 综合经济分析 | 第53-57页 |
第5章 墙体节能系统发展前景与展望 | 第57-62页 |
5.1 国外墙体节能系统的发展状态 | 第57-59页 |
5.2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墙体的发展趋势 | 第59-62页 |
第6章 实例分析 | 第62-67页 |
6.1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梅园1#生态学生公寓 | 第62-63页 |
6.2 南京聚福园 | 第63-65页 |
6.3 德国博览会公司办公楼 | 第65-67页 |
结论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附录A(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)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