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LiB负极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7-21页
 1.1 引言第7-8页
 1.2 锂离子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第8-14页
  1.2.1 锂离子电池简介第8页
  1.2.2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8-14页
 1.3 LIB化合物的研究现状第14-19页
  1.3.1 LiB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第14-16页
  1.3.2 Li-B合金反应机理与制备第16-17页
  1.3.3 LiB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第17-19页
 1.4 LiB化合物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可能性第19-20页
 1.5 本论文的研究工作第20-21页
第二章 实验方法研究第21-32页
 2.1 电极材料的制备研究第21-26页
 2.2 电池组装和电极制作研究第26-28页
 2.3 单相LiB化合物制备第28-29页
 2.4 XRD衍射实验样品制作研究第29-30页
 2.5 SEM实验样品制作研究第30-31页
 2.6 实验用料第31页
 2.7 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 LiB化合物放充电性能研究第32-41页
 3.1 LiB化合物的放电性能第32-34页
  3.1.1 锂硼合金放电曲线第32-33页
  3.1.2 LiB化合物容量计算第33-34页
 3.2 LiB化合物充电性能第34-36页
 3.3 LiB化合物循环性能第36-39页
 3.4 LiB化合物大电流密度充放电实验第39-40页
 3.5 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 LiB化合物电化学机制研究第41-50页
 4.1 交流阻抗实验曲线与模拟电路第42-47页
  4.1.1 电位低于0.44V平台区(0.28V,0.34V,0.40V)第42-43页
  4.1.2 0.44~0.66V电位区(0.49V,0.66V)第43-44页
  4.1.3 0.66~0.80V电位区(0.75V,0.8V)第44-45页
  4.1.4 电位高于0.80V区(0.95V)第45-47页
 4.2 交流阻抗分析与讨论第47-49页
 4.3 小结第49-50页
第五章 LiB化合物脱嵌锂机制研究第50-59页
 5.1 LiB化合物结构研究第50-54页
  5.1.1 LiB化合物脱锂结构变化第50-52页
  5.1.2 Li-B合金中纯锂对LiB化合物结构影响第52-54页
 5.2 LiB化合物放电脱锂结构微观形貌第54-55页
 5.3 LiB化合物充电微观结构研究第55-56页
 5.4 LiB化合物脱嵌锂中锂位置定性模型第56-58页
  5.4.1 锂硼化合物锂位置模型假设第56-57页
  5.4.2 模型假设对实验结果的解释第57-58页
 5.5 小结第58-59页
第六章 含碳锂硼化合物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9-63页
 6.1 实验过程第59页
 6.2 Li-B_4C合金物相分析第59-60页
 6.3 LI-40wt%B_4C的放充电性能第60-62页
 6.4 小结第62-63页
第七章 主要结论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卫生部门在构建公共卫生体系中的责任
下一篇: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空间营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