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8-26页 |
| ·可持续发展观的兴起 | 第8页 |
| ·电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| 第8-15页 |
| ·电池工业发展中的污染及资源消耗问题 | 第9-11页 |
| ·各国针对电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规 | 第11-13页 |
| ·各类电池应用后的回收与资源再生 | 第13-15页 |
| ·锂电池的回收与资源再生 | 第15-25页 |
| ·锂电池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| 第15-16页 |
| ·锂离子电池的构成 | 第16-17页 |
| ·锂电池回收处理的意义 | 第17-18页 |
| ·现有锂电池回收的工艺 | 第18-25页 |
| ·研究方向的确定 | 第25-26页 |
| 第二章 有机溶剂分离法处理钴锂膜的探索与研究 | 第26-50页 |
| ·钴锂膜处理方式的改进思路 | 第26-27页 |
| ·聚偏二氟乙烯(PVDF)的性质 | 第27-29页 |
| ·聚偏二氟乙烯(PVDF)的结构 | 第27-28页 |
| ·聚偏二氟乙烯(PVDF)的性能 | 第28-29页 |
| ·有机溶剂的选择 | 第29-33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0-31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3页 |
| ·DMAC及DMF溶解度的测定 | 第33-39页 |
| ·溶剂对PVDF粉末的溶解度测试实验 | 第33-36页 |
| ·二甲基乙酰胺对钴锂膜的溶解配比测试实验 | 第36-39页 |
| ·溶解后液分离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| 第39-41页 |
| ·有机溶剂回收再生方法的研究 | 第41-49页 |
| ·沉淀—蒸馏法再生有机溶剂 | 第42-46页 |
| ·直接蒸馏法实验 | 第46-4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三章 溶解黑渣的浸出 | 第50-59页 |
| ·硫酸双氧水体系浸出实验 | 第50-52页 |
| ·硫酸体系浸出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| 第50-51页 |
| ·硫酸浸出体系的探索实验 | 第51-52页 |
| ·盐酸体系浸出实验 | 第52-59页 |
| ·盐酸体系浸出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| 第52-53页 |
| ·钴酸锂浸出实验现象和正交实验参数 | 第53-54页 |
| ·盐酸浸出体系正交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54-56页 |
| ·盐酸浓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| 第56-59页 |
| 第四章 β型氢氧化钴制备工艺探索 | 第59-76页 |
| ·NaOH沉钴实验方法的选择 | 第59-63页 |
| ·合成法直接沉钴实验探索 | 第60-62页 |
| ·过程络合法沉钴实验探索 | 第62-63页 |
| ·过程络合法制备β-Co(OH)_2的条件实验 | 第63-69页 |
| ·实验步骤 | 第63-64页 |
| ·正交实验参数 | 第64-65页 |
| ·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| 第65-66页 |
| ·氢氧化钴颜色的探讨 | 第66-67页 |
| ·氢氧化钴产品的检测 | 第67-69页 |
| ·配制COCl_2溶液制备β-Co(OH)_2的实验 | 第69-72页 |
| ·不同NaOH加入方式对沉淀生成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| ·反应温度对沉淀生成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| ·NaOH浓度对沉淀生成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| ·锂电池废料回收新流程的效益试算 | 第72-7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76-77页 |
| 第六章 展望 | 第77-7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| 致谢 | 第81-82页 |
|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