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水利工程论文--水利工程基础科学论文--水力学论文--水力理论、计算、实验论文--水工试验论文

数字流域水系生成系统研究

第一章 绪论第1-15页
 §1.1 数字流域水系生成系统的发展和现状第9-11页
 §1.2 数字流域水系生成系统研究的意义第11-12页
 §1.3 论文的内容和组织工作第12-15页
  §1.3.1 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§1.3.2 论文的组织第13-15页
第二章 数字流域水系生成系统需求分析第15-20页
 §2.1 基本需求第15-16页
 §2.2 具体需求第16-20页
  §2.2.1 系统基础功能需求分析第16页
  §2.2.2 系统应用功能需求分析第16-18页
  §2.2.3 子流域控制、分析功能需求分析第18-19页
  §2.2.4 其它功能需求分析第19-20页
第三章 数字流域水系生成方法分析第20-34页
 §3.1 数字流域水系生成研究的基础知识第20-25页
  §3.1.1 基本原理第20-21页
  §3.1.2 流向判断算法第21-25页
 §3.2 洼地的处理第25-27页
 §3.3 常见数字流域水系生成工具应用分析第27-34页
  §3.3.1 River Tools第27-29页
  §3.3.2 Arc View GIS第29-33页
  §3.3.3 TOPAZ第33-34页
第四章 基于“最短流程法”的数字流域水系生成方法第34-50页
 §4.1 最短流程法的物理概念第34页
 §4.2 最短流程法第34-37页
 §4.3 确定洼地出口第37-39页
 §4.4 最短流程法的实际应用第39-45页
 §4.5 流域水系生成的步骤第45-50页
  §4.5.1 水流方向矩阵的确定第46-47页
  §4.5.2 水流累积矩阵的确定第47-48页
  §4.5.3 确定最小水道给养面积阈值和最小河道长度第48页
  §4.5.4 确定流域界限第48页
  §4.5.5 河网编码第48-49页
  §4.5.6 子流域划分第49-50页
第五章 可视化数字流域水系生成系统的构建第50-61页
 §5.1 系统开发原则第50-51页
 §5.2 可视化系统框架第51-53页
 §5.3 数字流域水系生成系统功能开发第53-59页
  §5.3.1 数据引入和计算第53-54页
  §5.3.2 洼地的识别和处理第54-56页
  §5.3.3 确定研究区域第56-57页
  §5.3.4 参数修改第57页
  §5.3.5 子流域功能模块第57-59页
 §5.4 其他功能第59-61页
  §5.4.1 高程、颜色映射功能第59-60页
  §5.4.2 漫游、缩放和信息查询功能第60-61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展望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8页
致谢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“和谐”及其现代意义
下一篇:专业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