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中国哲学论文--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论文

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引言第7-10页
 (一) 研究现状第7-8页
 (二) 选题意义第8页
 (三) 研究内容第8-9页
 (四) 研究方法第9-10页
一、 瞿秋白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第10-16页
 (一) 第一个阶段(1917 年之前)第10-11页
 (二) 第二个阶段(1917 年~1920 年)第11-14页
 (三) 第三个阶段 (1921~1935 年)第14-16页
二、 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第16-23页
 (一) 唯物论第16-17页
 (二) 辩证法第17-20页
  1. 动力观是正确的宇宙观第17-18页
  2. 矛盾性是事物的根本属性第18-19页
  3. 质量互变、否定之否定规律第19-20页
 (三) 认识论第20-21页
  1. 认识的对象是外界物质第20页
  2. 世界是可知的第20-21页
 (四) 唯物史观第21-23页
三、 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第23-29页
 (一) 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东西文化第23-25页
 (二) 用因果律结束人生观论战第25-27页
 (三) 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第27-29页
四、 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和遗憾第29-33页
 (一) 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第29-31页
  1. 传播唯物辩证法第一人第29页
  2. 苏联渠道的开辟者第29-30页
  3.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中国问题第30-31页
 (二) 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遗憾第31-33页
五、 从《多余的话》反思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第33-37页
参考文献第37-40页
致谢第40-41页

论文共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大陆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策略研究--以重生行动社会心理服务计划为例
下一篇:信息与交往活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