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| 第1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一、“中”、“和”及“中和”观念的产生、发展 | 第11-19页 |
(一) “中”的观念起源与西周“尚中”思想的形成 | 第11-12页 |
(二) “和”的观念起源及西周的“家邦之和” | 第12-15页 |
(三) “中”“和”结合及发展。 | 第15-17页 |
(四) 几点简要的总结 | 第17-19页 |
二、中和思维与西周统治者的法律思维 | 第19-27页 |
(一) 西周社会的中和思维方式 | 第19-21页 |
(二) 中和思维及其支配下西周统治者的法律思维 | 第21-27页 |
三、中和在西周法律思想中的表现 | 第27-36页 |
(一) 中和主义法律思想的产生 | 第27-29页 |
(二) 西周王权理论的新发展 | 第29-33页 |
(三) 以德配天,明德保民理论的提出和完善 | 第33-36页 |
四、中和在西周德礼制度中的表现 | 第36-49页 |
(一) 德治及对中德的追求 | 第36-39页 |
(二) 周礼与周族之礼的结合 | 第39-40页 |
(三) 民族习惯法及对各民族的宏观控制 | 第40-43页 |
(四) 礼制的本质及价值追求——从家族和谐到等级和谐 | 第43-49页 |
五、中和在刑法制度中的表现 | 第49-53页 |
(一) 中和在刑事立法中的体现 | 第49-50页 |
(二) 中和在刑法适用中的体现 | 第50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55-56页 |
后记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