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8-10页 |
| ·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·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| 第二章 纺织职业教育现状 | 第14-18页 |
| ·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| 第14-15页 |
| ·纺织职业教育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·纺织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 | 第16-18页 |
| 第三章 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及启示 | 第18-24页 |
| ·德国“双元制”职教模式 | 第18-19页 |
| ·澳大利亚TAFE 职教模式 | 第19页 |
| ·日本的职教模式 | 第19-20页 |
| ·北美地区的职教模式 | 第20-21页 |
| ·台湾的职教模式 | 第21-22页 |
| ·启示 | 第22-24页 |
| 第四章 纺织职业教育模式研究 | 第24-47页 |
| ·培养目标 | 第24-28页 |
| ·确立纺织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原则 | 第24-25页 |
| ·纺织职业技术人才类型 | 第25-26页 |
| ·纺织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| 第26-28页 |
| ·培养规格 | 第28-35页 |
| ·影响纺织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因素 | 第28-30页 |
| ·纺织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规格 | 第30-32页 |
| ·高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培养规格 | 第32-35页 |
| ·课程开发 | 第35-39页 |
| ·纺织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| 第35-36页 |
| ·纺织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特征 | 第36-37页 |
| ·纺织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模式 | 第37-39页 |
| ·实践教学模式 | 第39-47页 |
| ·纺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| 第39-42页 |
| ·实践能力评价与职业资格相融合 | 第42-43页 |
| ·织布工职业标准与中、高职纺织技术专业相融通的课程设计 | 第43-47页 |
| 第五章 总结 | 第47-49页 |
| ·本文研究成果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| 第48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0页 |
| 附录 | 第50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页 |